我帶小孩在家自學,從沒想過哪些東西「適合」他們目前的程度。我都是生活中遇到什麼就順便教,把孩子看成大人,不簡化、不刪除,盡量原汁原味呈現知識原貌。

 

我從不認為小孩還不懂,所以我不講。

 

因為我從經驗中發現:只要讓小孩有機會一直接觸,他就會自然的慢慢學會,根本不需要特別規劃一段「適合」的時間來教。

 

J一歲多時,開始會跟我搶掃把要掃地。我想一般媽媽的反應都是用電視之類吸引小孩的東西,讓小孩忘記跟媽媽搶掃把,或乾脆趁小孩睡著以後再做家事。我因為家裡沒電視,每晚我又都會不小心跟小孩一起睡著,正好家裡有個多出來的掃把,我就乾脆和小孩一人一枝掃把,一起掃地。當然剛開始,小孩會把掃把到處亂揮,甚至打到人,說真的的確要花很多時間,而且應該掃的也不是很乾淨。幸好我對家中清潔的標準是:過得去就好。就這樣一天又一天的掃啊掃啊,突然有一天我發現,小孩會掃地了,而且掃得又快又乾淨。

 

折衣服也是這樣。現在兩歲的K喜歡坐在姊姊旁邊一起折衣服,K拿起襪子,有模有樣的捲襪子球,雖然還不會最後翻出反面的動作,但他對「捲」這個動作超有興趣,我想,如果這樣一天又一天的捲,總有一天他會作出襪子球的。

 

我的結論是:當孩子有興趣做、想嘗試的時候,就代表他已經準備好學習這樣東西了。也許一開始作不好、也沒有馬上學會,但每次的嘗試,每次的失敗,都代表他「正在學」,而不是他「不會」。

 

 

如果我因為孩子還太小,拿掃把會弄得亂七八糟,就不讓他每天跟著我掃地的話,有一天,當孩子長大,能夠輕鬆完成掃地工作時,我想孩子絕對不會跑來告訴我:媽媽,我會掃地了,以後家裡的地,都給我掃就好。

 

孩子絕不是欺騙媽媽,不想幫忙,而是他之前根本沒有機會接觸掃地工作,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會掃地了,甚至,他對家中地板的髒亂視若無睹,因為他根本不覺得掃地是他應該作的事。

 

大人先低估孩子的學習能力,限制孩子學習的範圍,才會讓孩子的能力越來越窄化、平面、單一。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家自學沒有固定採用整套教材的原因。

 

任何教材或課本,都是大人先把知識消化整理過,依照專家認為孩子應該在什麼時候學會什麼東西,分門別類、按步就班的把知識呈現出來。

 

但我們常常忘記:

 

每個小孩都不一樣。成長速度不一樣、認知發展的速度也不一樣、學習速度不一樣、有興趣的部分更不一樣。

 

先把知識消化整理,讓孩子按步就班吸收,會把知識切得很零碎、很平面,而且跟實際生活失去連結,孩子學習時不但無法和日常生活結合,也很難看到知識的全貌,變成見樹不見林。

 

從生活中發掘問題、尋找資源、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就像從整地、插秧開始種稻,一直到收割、曬穀、碾米,最後進廚房洗米煮飯,一切自己來。

 

相對來說,從教科書學習知識就好像每天吃別人已經煮好、盛在碗中端上桌的米飯,卻從沒看過稻米生長在田裡的模樣,更不用說下田勞動,也從未下廚親手把生米主成熟飯。

 

這兩種人對每天所吃米飯的認知與感情一定不一樣。

 

雖然一切自己親手作的方式麻煩也累人,但每一步都是經驗與血汗的累積,難以忘懷,心中也會感覺踏踏實實,會有莫名的簡單幸福感。

 

完全由別人代勞,雖然輕鬆又簡單,而且看來很有效率,但時間一久,我覺得會對米飯失去感情,身體缺乏勞動,也失去胃口,一味追逐新奇調味的刺激,但心中總有股空虛,不知如何填滿。

 

雖然不見得「自己親手作」會比「讓專業者代勞」效果還要好,但我覺得這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自己在哪種生活方式中感覺比較快樂,就應該選擇那種方法。

 

這也是我讓孩子在家自學的理由。很多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他們的方式是努力選擇好的學校、好的老師來教自己小孩,讓專業者代勞。但我喜歡自己來,雖然手法笨拙,很不專業,但我享受一點一點捏出孩子的樣子,隨著孩子的成長,我也一起成長。

 

我喜歡自己親手作的感覺。

 

我希望孩子的學習也能從原料開始,一切自己動手,蒐集資訊、思考、消化、整理、呈現、最後應用在生活中。

 

這種學習方法剛開始看起來是毫無章法的一團亂,不知道到底學了什麼、學會什麼,但只要時間一久,孩子抓到竅門,會產生越來越強的學習動力,根本不用大人威迫利誘,自己就拼命在學習路上往前衝。

 

我的作法是:盡量讓小孩參與真實的大人世界,把他們當大人看(小孩學習的目的,不就是希望能變得和大人一樣懂事嗎?),用大人的語言,跟他們解釋所有他們提出的問題,如果他們想嘗試動手作什麼,只要沒有生命危險,讓他們自己去作,失敗了拍拍孩子肩膀,告訴他:沒關係,下次有機會再試試看。

 

我從不限定他們要在期限內拿出學習成果,我也不考核他們到底懂不懂。我覺得那會失去學習的趣味和學問的韻味。

 

我常常跟孩子講其他孩子可能要到國中、高中、甚至大學才會學到的事情,我覺得,就算小孩現在不懂,我也要孩子對這件事情很熟,因為,從媽媽那裡學到的任何東西,對小孩而言,特別貼近生活與感情。我希望他感覺任何學問都是生活的一部份,而不光只是學校要考的知識而已。

 

等他有一天,在書本上看到、或聽別人講起、或在學校學到我告訴他的任何東西時,他會有印象:「媽媽在我小時候跟我說過這件事情喔」。

 

我喜歡在小孩心中留下這種印象。長大以後,孩子會感覺媽媽無所不在,不光只是穿著圍裙在廚房煮菜做飯而已。

 

只要對知識有這種熟悉感,我有信心,等孩子有一天需要用到這知識,只要稍微深入學習或複習,他就能很快上手掌握竅門。

 

如果這知識一輩子也用不到,我覺得也不算「浪費時間白學了」。很多學問不光是知識層面,而是一種涵養,能改變人的氣質,影響人的思考模式,這種在靈魂深處學會的東西,無法考核,也不能以實用為目的來評估成果。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這是真的。音樂家的孩子,就是很有音樂涵養,藝術家的孩子,就是比較有藝術氣質,工程師的孩子,就是和電腦很能溝通。我覺得這不是遺傳,這是家庭教育,這是「涵養」。

 

我想過這問題:「如果一直只以父母會的東西教小孩,不去找專業的科任老師代勞,要是小孩興趣和專長就是跟爸媽不一樣,那不是限制了孩子的發展嗎?」

 

我思考得到的答案是:小孩長大自然會有自己的世界。只要爸媽知道何時該放手,鼓勵小孩往外飛,自己去尋找能教導他的師長,孩子是限制不住的。

 

這樣的孩子,也許不會是早慧的天才兒童,但在他開始鑽研他有興趣的專長前,他會先有另一個不同領域的素養,那是來自家庭教育的生活涵養。這樣會讓他的人生比較全面、廣博。

 

比起太早開始深入學習一個專長,最後成為很傑出的專家,但其他什麼都不會的人來說,我喜歡慢點開始。

 

慢點開始專研興趣專長,並不會輸在起跑點,反而會在孩子小時候賺到親子相處的時間,獲得深厚的家傳淵源。孩子長大後,更清楚自己性向時,再自己開始尋找專業的師長,深入研究一門學問。這樣的人生,走的慢,但走的穩,走的有韻味。

 

現在,我也不急著找好老師來教導我的孩子。我喜歡和孩子一起研究一門學問,甚至為了教孩子認字寫字,自己先去學古漢文字學,然後現學現賣,教給小孩。

 

我從不怕讓孩子知道「媽媽也不會」。我常跟孩子說:你問的問題,我從來沒想過,我也不知道答案,但我們一起來想想怎麼解決。

 

我在孩子面前保持對知識的謙卑態度,持續學習的熱情,我覺得這就是我能教給孩子最重要的東西。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在家自學教材
    全站熱搜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