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察到有些已經成年的人,遇到不懂的事情,會變得很害怕,很抗拒,完全拒絕去嘗試瞭解,所以他們永遠學不會這件事,當然也體會不到學會這件事情的快樂。

 

跟其中有些人深談,發現他們在學校都有很不好的學習經驗,形成對自己的不信任與否定,不願意再跨出一步嘗試看看。

 

我覺得這是很糟糕的態度,但這些人好像都已經被制約成如此,也沒想過有可能用不同的態度來面對不會的事情。

 

我一直很想知道怎樣才能避免自己孩子也變成這樣的人。

 

我希望孩子永遠保有對不懂事情的好奇心與探究熱情,不要被以往失敗的經驗困住,變成不願跨出舒適圈來嘗試新的事物。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很習慣去面對自己還不會的事情,這代表他還保有謙卑的態度,與一棵柔軟彈性的好奇心。

 

我用的方法是,常常告訴他們一些一般人認為,超過他們年齡成熟度能理解的事情。

 

我從不要求他們聽過一次就要懂,我只告訴他們:遇到不懂,不會的事情,才是學習的開始。記住你不懂的地方,慢慢去消化反芻,以後若有機會再碰到,就再試著去理解一次,也許那時候就會懂了。如果第二次還是不懂,沒關係,把這份不懂收藏起來,等待第三次的見面。如果有緣份,總有一天,你就會懂了。

 

因此,孩子遇到聽不懂的事情,不會很緊張,他們會問我問題,以確定他們的理解是否正確,我也會給予適當的說明,有些不但超出他們能力,甚至也已經超出我的能力範圍了,我就很明白的告訴他們:這些事情,媽媽也不懂,媽媽也需要學習。

 

我也不見得馬上一頭就栽進這個問題中。有時候,我也是把問題收藏起來,等待適當時機再作探尋。

 

生活中,總要保留一些不懂的問號,這樣能提醒我自己的渺小與不足。

如果永遠都要求自己只要開始學就要懂,那就永遠只會學到能懂得的事情,永遠學的不多,跨不開大步,看不到宏觀的重點,只看到細微的枝節。

 

就是因為要求自己一學就要懂,反而容易養成依賴老師與標準答案的習慣。

 

相反的,耐心、努力,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加上祈禱請求天父賜與學習之靈,往往能學到更多東西。

 

所有事情的不懂、不會,都只是一時的。

 

只要我們一直在成長,就會一直懂更多。

 

維持自己不斷成長的動能,不要害怕不懂的事情。只要有這種態度,還怕有東西學不會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