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孩問我:我們會放寒假嗎?我說:我們一星期只唸三天書,常常在放假,你還需要放寒假嗎?(其實是媽媽懶得改變原本的作息方式)

 

不過寒假期間我們還是和學期之中的生活不太一樣,主要是因為小孩小時候的玩伴都放寒假了,常常一起出來玩,重溫一下兒時友誼。

 

友誼,也是要花時間來維持的。

 

媽媽也趁機整理一下上學期的成果,並規劃下學期的方向。

 

不得不承認,帶著孩子自學,是非常消耗腦力的工作。每天都要跟孩子見招拆招,有問題想辦法解決,有困難想辦法度過。曾經以為只要像學校老師一樣,用一套教材,學會某個很厲害的教法,就可以一切搞定。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

 

「易子而教」為什麼比較容易?因為孩子面對不熟悉的人,很自然的會控制自己,隱藏真正的自我,擺出社會化的保護色,這樣比較容易在家庭之外生存下去。在家庭以外學習知識,的確比較有效果,但要深入孩子的內心,修正他這個人的個性與人格,讓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卻是比較困難。

 

在家裡,因為有足夠的安全感,孩子不怕盡情展露自然人的缺點,也絲毫不會給爸媽任何面子,加上往往缺乏專業的教學裝備與師資,自然比較難教「知識」的部分,但從另外一面看來,因為爸媽看到最真實的孩子,比較能從根源著手,去修正孩子的個性與人格,所以孩子在家中受到的教導往往是能內化到個性中,成為孩子的一部份,也就是說,在家裡由父母親教「如何做一個好人」,效果是絕對大過任何教學機構的。

 

好消息是,現在網路發達,資訊充沛,社會資源豐富,家庭不及專業教學機構的差距,幾乎都可以用各種方法來彌補,孩子可以藉由自己看書、上網、參與社團等方式,自己學習知識。但家庭在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效果,依然沒有教學機構可以取代。

 

用看醫生來比喻。給老師教,就像去看西醫,有一套標準流程(標準教法),用冷冰冰的儀器來檢查身體(標準評量方式),完全看檢查報告決定要做什麼治療(看考試成績決定是否需要補救教學),一個病人的一個症狀,卻要跑許多不同的科別給不同的醫生治療,把一個完整的人細分成很多部分來分別解決問題(把一以貫之的學問切割成各種科目,由各專科老師分別授課)。

 

在家陪孩子自學,就像中醫把脈,用自己的身體去感覺另外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同一個醫生對同一個病人的同一個症狀,會隨條件改變而有不同醫治方式。真正厲害的中醫,能夠醫治全身上下從老到小的各種健康問題,因為他把病人當一個完整的人看,針對所有問題的根源做最根本的解決,然後讓病人的身體自己去調整回復健康。

 

我就是用我的每天時間,去感覺孩子的成長。我不是很厲害的醫生,無法一劑見效。但我有「神農嘗百草」的精神,不斷嘗試用各種方法,去解決孩子個性人格與學習方式中最根本的問題,然後期待孩子自己奮發圖強,讓自己的人生發光發亮。

 

這是我上學期和T「過招」的心得。常常很想把他送到學校,眼不見為淨,讓老師去傷腦筋,但又心裡明白,這孩子超級聰明,又超級會「躲」,去學校只會讓他更容易「躲起來」,只學會應付,短期看來表面沒問題,但最根本的問題長期沒有解決,未來真的不知道是福是禍。

 

我其實只要T學會兩件事情:做人要誠實,工作要勤奮。這孩子只要學會這兩件事,其他方面他都會自己搞定,根本不用我擔心。

 

但我還沒確定他確實學會這兩件事之前,我真的不放心他離開家太久太遠。因為我覺得我還沒盡到當媽媽的責任。

 

1月份學習內容

JT共同部分有:

背誦經文:約瑟斯密歷史14-17

家庭研讀摩爾門經~646

詩歌:主接納我們的熱誠,I know that my savior loves me

論語5-5678

詩經4-202122

英文聖經選1-171819

常語選要1-5678

共學:毛根鴨、書法(羊、友、反、看)、數學(正方形)

手工勞作:樂高、橡皮筋編織、石頭彩繪

家政:醃鹹蛋、醃酸白菜、做泡菜、蘿蔔絲餅

戶外:台北市新兒童樂園、錄MV「我知道救主深愛我」

音樂:認識雙簧管和黑管

 

J的部分有

國語:抄文章寫摘要、準備家人家庭晚會課程、準備短講、看三國電視劇寫劇情摘要

數學:複習三上,練習兩位數以上的乘法、玩現金流

英文:Let’s Talk in English

鋼琴:約瑟斯密的第一次祈禱

縫紉:髮束、束口袋、坐墊

 

T的部分有

國語:親子共讀習寫生字,讀經文寫生字

數學:KhanAcademy Early Math

鋼琴:(復習)我是神的孩子、我天父愛我

縫紉:水壺提袋

自然:開闢社區菜園、製作廚餘堆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