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學期末,在家自學的家長,必須照學校科目的分類為孩子打成績,交給老師,老師會在學期結束時給孩子一張成績單。

 

 

 

這是學校的行政程序,每位有學籍的孩子都需要有學期成績,但是孩子學習項目不見得和學校一樣,要怎麼打成績呢?

 

 

 

我會找類似的學習內容,作為那個科目的成績。鄉土語、資訊課這些科目,因為真的沒有相關學習內容,我就給70分。不過後來老師說這樣太低了,所以改為80分。

 

 

 

我會將孩子在以下各方面的表現,依照不同權重綜合起來,成為該科的成績:學校的期中期末考、作業、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討論、面談、生活應用、參加比賽或檢定、最後加上一個努力程度的印象分數。

 

 

 

雖然自學生沒有需要回學校參加考試的責任,姊姊在自學的第一年也沒有回學校參加任何考試,但我發現這樣很容易失去方向感,小孩也會越來越鬆懈。

 

 

 

所以從三年級開始,我們開始回學校參加期中期末考—不只考採用學校教材,跟隨學校進度的國語數學,連社會、自然、英文這些不用學校教材、進度也不同的的科目也一起考。

 

 

 

我們平常就很少花時間在準備考試,回校考試也只是為了測驗真正的「實力」,考前也沒有特別複習,以平常心去應考。目前孩子回校考試成績多半落在70-90之間,算是一般程度的孩子。

 

 

 

根據學校老師的說法,考試成績在70-90分之間的孩子,基本上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沒有太大問題,和90分以上孩子的差距只是作答技巧、答題速度和熟練度。

 

 

 

當然跟同學比(班上同學的成績有幾乎90%都落在90分以上),孩子會覺得自己成績很差,我都會跟孩子說:同學每天上學,有人還加上安親班,都在不停的寫考卷、寫作業,花這麼多時間準備考試,當然可以90幾分。妳只是考前看一下課本,每天寫功課的時間也不長,其他時間都在玩,妳花這麼少時間卻還能考70幾分、80幾分,算是學習效率很好,非常划算了。

 

 

 

當然,回校考試不是為了斤斤計較分數,主要是想發現孩子有哪方面的能力比較不足。當初就是姊姊回校考試後,發現她的國語寫字速度太慢,寫字時字的組件容易落東落西,數學也是計算速度很慢,所以考卷常常寫不完。

 

 

 

這兩點都是光靠自己在家寫作業很容易忽略的弱點。因此我們在家才開始特別增加每週一次的國語聽寫考試以及每天寫數學練習題的份量。

 

 

 

我對學校紙筆考試的感覺是:考試並非升學主義的萬惡之源。考試有其必要,但不需要太多太頻繁。所以一學期考期中、期末考兩次就夠了,考前也不需要特別準備,才能看出孩子學習上的漏洞,知道孩子真正的程度。

 

 

 

我覺得現在為什麼家長學生會對考試這麼反感,只是因為大家太重視考試分數,讓孩子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去提升分數。這樣考出來的分數其實是虛有其表,反而看不出來孩子真正的程度,失去考試意義。

 

 

 

其實老師和家長只要放寬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準備考期中期末考,平常不需要讓孩子寫那麼多測驗卷,讓孩子憑自己真正的實力去應考,不要怕成績出來很難看,因為這樣才能看出孩子到底那邊需要幫助。

 

 

 

只有家長和老師縮手,不要幫孩子準備考試,孩子才會覺得考試是自己的事,才會開始主動學習。

 

 

 

成績出來後,家長也不要光看分數,而是要從考卷上錯誤的地方找出孩子學習上需要補強的部分,然後想辦法去補足就好。

 

 

 

把眼光拉長到一輩子,就不會太在意一次考試的成績。

 

 

 

這樣的考試對學習來說,才有正面意義。

 

 

 

學習是為了讓孩子更有能力面對生活上的挑戰,學習不是為了考試有好成績,考試只是為了幫助學習能更聚焦,更有方向。

 

 

 

除了學校考試之外,平常書面的作業和報告,我都會給孩子分數。寫國語、數學的習作與練習本,我會叫孩子先不看課本,自己寫一次,不會的地方就空下來,用紅筆圈起來,寫完後再自己對答案或是給我批改。

 

 

 

孩子原本很抗拒這樣做,他們想邊看課本邊寫作業,這樣寫出來的作業版面都會很漂亮,不會有錯誤,可以得高分。

 

 

 

但我告訴孩子:用紅筆特別標記的部分,代表你現在不會,以後複習時這些地方就是妳的重點,這樣會讓複習有效率。在學習上不需要騙自己,不會就不會,誠實面對自己還沒學會的地方,才有辦法集中火力去增強。

 

 

 

我覺得現在學校作業的問題就是在這裡。為了提升孩子的平時成績,家長不希望孩子的作業中有錯誤,無論是家長自己或委託安親班老師檢查,最後孩子交出來的都是完美無缺的作業­—不光是孩子自己寫,還有許多家長和安親班老師的心血在裡面。

 

 

 

這樣老師根本看不出來孩子的學習有哪些漏洞,孩子也根本不會覺得把作業寫好是自己的責任。

 

 

 

為了一個美好的假象,花那麼多力氣和時間,只會讓孩子和家長越來越無法面對真正的自己,越來越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問題在哪裡,真的是得不償失。

 

 

 

有時候我真的覺得,其實也不需要什麼教改,制度改來改去其實都差不多,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制度,但只要教育體系中的學生、家長、老師、校長、教育局官員等等,每個人都能夠誠實面對自己,不怕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弱點與缺失,不要一直假裝完美—這樣就根本不會有什麼升學壓力。

 

 

 

壓力,是來自於怕跟別人不一樣,怕跟不上別人,怕比別人差。

 

 

 

壓力,從頭到尾都是自己給的。

 

 

 

另外和學校不同的是,我們在家自學有很多時間是做口頭的討論、報告、面談、甚至考試,這些我也會給分數。這些分數都記在孩子的學校聯絡簿裡,方便學期末時一起統計,就不用一一翻開每個簿本找成績。

 

 

 

我之前提過,孩子會用學校的聯絡簿當日記本,我也會在上面出每天的功課,以及登記孩子的成績,這本聯絡簿真的很好用。

 

 

 

生活應用是看孩子會不會在生活中把所學的用出來,如買東西時找錢算錢、幫我打字傳Line、使用尺規劃縫紉紙型、列採買清單、接電話時記下對方留言……,我都會從旁觀察孩子的程度與能力。

 

 

 

我也會看孩子的程度、興趣、能力,讓孩子適度參加比賽,像姊姊參加過作文比賽、合唱比賽,妹妹參加繪畫比賽。我把參加比賽當成一個學習專案,讓孩子有段時間是為特定目標專心準備,如果有不錯的成績,也可以增加孩子信心。

 

 

 

參加檢定也是為了讓孩子瞭解自己學習的程度,如跆拳道、鋼琴的晉級檢定,讓孩子的學習更有目標,通過檢定也會讓孩子產生成就感與信心。

 

 

 

最後詳細說明每科目成績的來源:

 

 

 

國語:學校期中期末考、平日作業、每週在家的聽寫考試成績、背經成績、作文、讀書報告、家庭研讀時的口頭討論、日常應用表現。

 

 

 

數學:學校期中期末考、平日作業、均一教育平台分數、日常應用表現。

 

 

 

社會:學校期中期末考、閱讀心得口頭報告、日常應用表現。

 

 

 

自然:學校期中期末考、閱讀心得口頭報告、日常應用表現。

 

 

 

英語:讀經考試、平日作業、學校期中期末考、英文班作業、日常應用表現。

 

 

 

健康與體育:學習跆拳道與舞蹈的課堂表現、晉級檢定、比賽、日常應用表現。

 

 

 

藝術與人文:學習合唱、鋼琴的課堂表現、比賽與檢定、作業、日常應用表現。

 

 

 

綜合活動:做家事的表現

 

 

 

生活:自理能力與照顧家人的表現

 

 

 

各科目的文字描述:我會選一、兩科,用文字敘述孩子目前的能力狀況。如:

 

國語—能寫簡短文章表達自己意思

數學—熟練加減乘除四則運算

生活—主動積極參與各項工作

 

 

 

日常生活表現部分的評語,則會詳述孩子在做家事、參加活動、比賽與檢定方面的表現,也會寫鼓勵孩子的話。

 

 

 

我會這些科目成績與評語,在期末考的那一週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寄給老師。

 

 

 

老師會在結業那天,發給孩子成績單。有時老師也會在成績單上,加上自己對孩子的期許與鼓勵的話。

 

 

 

雖然孩子知道成績是媽媽打的,通常打成績的時候,孩子也都會看到分數,不過當收到學校發的成績單時,孩子還是會很興奮。

 

 

 

他們還會把每學期的成績單以及獎狀,收藏在一個檔案夾中,作為自己的學習記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在家自學 在家自學打成績
    全站熱搜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