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談一下我觀察國小目前國語文教育的心得。

 

我不是語文教育的專家,我只是從自己的學習經驗與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況中,歸納出來一些想法。如果有不盡周全之處,歡迎指正。也很希望能有專家解答我的疑問。

 

我看國小的國語課本,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太重修辭學了。並非修辭學不重要,而是在國小這個階段的小孩,應該利用他現階段的成長特徵,讓他多點生活體驗,加上大量閱讀,和與同儕師長的討論。這麼做才能讓孩子學會利用語言把自己腦袋裡的思想具體化,也利用語言,讓自己的思想更細緻周全。

 

太早拿修辭的框架,去套孩子的腦袋,會讓孩子的思想僵化,而且失去對語文的感覺與興趣。

 

如果在還沒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之前,就先學修辭,就好像一直餵小孩吃已經人工提煉過的食品,小孩對天然食物就會感覺隔了一層膜,他從未嚐過天然食物的真正味道,也從未看過生長在自然中的食物模樣,更不用說如何自己去野外尋找食物,並訓練自己的消化系統來分解吸收食物的養分。這種小孩體會不到「吃」的樂趣,進食對他來說,只是為了延續生命不得不做的手段。

 

修辭學就是把天然的語言以人工方式加以消化、歸納、分類、提煉,最後變成整齊排在貨架上的罐裝或盒裝食品。

 

用這種方法學習語文的孩子,以後寫出來的文章就是非常注重表面的修辭,善用少見的難字,猶如六朝文學的華麗,卻沒有發人深省、令人回味再三的思想與主張。

 

學習語言最重要的事要培養對那種語言的感覺,就是所謂的「語感」。培養語感的唯一方式,就是在生活中長期不間斷的大量接觸與應用,在這過程中,沒有辦法有明確的進度與評量標準。

 

我理想中,國小孩子學習語文應該讓他們處在一個周圍大人都講精緻美好語言的環境,並常常有機會跟別人針對一個主題深入討論,進行個人的思辯過程,把語言當成建立自己思想的磚塊,先在自己腦袋中,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語把思路打通之後,再開始練習輸出:先學清楚明白的把自己的思想說出來,再學習把所說的有組織的寫出來,最後,才是文字的潤飾與增加文采的裝飾,讓文字更細緻迷人。

 

現在我和許多年輕人聊天,發現他們使用的語言都很狹窄,思路都很制式化,感覺是別人灌進去的,自己從來沒針對每個細節去推敲質疑,自然沒有自己的思想與主張,說出來的話也都很平面、簡單,有時連一句長一點的完整句子都說不出來,我覺得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語言的使用是沒有對錯的,只要溝通的雙方都能瞭解彼此的意思就好,如果能增加高雅細緻的品味,去除粗俗的俚語,那是更好的事。但現在國小的國語文教學太強調對與錯,而且只有課本的才對,這有點浪費孩子的精力與時間。因為全世界使用中文的人民不只是台灣人,中國、新加坡也把中文當官方語言,更不用說散居各地的華僑。學中文的目的,應該擺在能跟這些也是說中文的人群更互相瞭解、更能溝通,而非關在台灣小島內,強調單一的對錯標準。

 

有時語言的靈活使用,也會有神來一筆的佳作,雖然不合一般人的使用習慣,更無法用修辭學去規範,但看起來就是傳神,讀起來就是舒服。詩仙李白的很多作品就有這種特色,這也是為什麼他被稱為詩仙的原因。教小孩子學中文,與其教導修辭規則,不如引導他們運用想像力去使用語言,這樣會讓他們未來的寫作更有活力、更生動活潑。

 

中文跟英文不同的地方,就是同一個字,可以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卻都不用改變字的組成,所以對中文來說,詞性沒有很大的意義。所以,真的不需要用修辭學去解構文章,反而要帶著小孩多念些優美雋永的詩詞文章,引導他們去心領神會,產生情感共鳴,並與自己生活產生連結,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打通表達自己思想與情感的道路。

 

文史哲不分家,我覺得就算孩子很小,與其念一些專為小孩子編的兒童故事,期望從那些小貓小狗當主角、拐彎繞角地告訴孩子一些我們希望他學會的事情,還不如帶著孩子直接去念一些歷史或經典,直接從真人真事的經驗與前人心血結晶中學習做人的道理,感覺比較實際。

 

在語文教育中,刻意切割歷史淵源,劃地自限,會讓語文教育失去深度與廣度。語文教育是一種文化涵養,要培養全球公民,應該先讓孩子去閱讀全世界各地區華人的歷史與文學作品,而不是只為了教孩子認字寫字,特別挑選些沒頭沒尾沒內容的短文,又為了要考試出題,只能在修辭雕琢的細微處錙銖必較,這真的會讓自己越來越小家子氣。

 

還有,讀語文千萬不能光讀課本,應該帶著孩子大量讀優質課外書,因為量很大,所以不能要求精讀,只需要有印象,能說出大概意思就好。現在問題是學校的教法要求孩子精讀國語文課本,讓孩子沒有時間精力去隨便「亂讀一通」。其實那種亂讀一通的過程對孩子學習語文有極大意義,讓孩子能發掘自己興趣,培養自己鑑賞力,並建立語感,促類旁通。大量閱讀的量,應該一天從低年級的幾千字到高年級的幾萬字,一星期至少3-5天,並且持續好幾年。

 

 

我覺得目前孩子的語文教育還有個問題就是:優良的課外讀物不多。很多課外書籍太生活化與口語化,只能拿來當消遣娛樂,對於磨練表達能力沒有很大幫助。其中又有很多是翻譯作品,文字上翻譯品質差異很大。就算被評為優良讀物,還是常常可以看到「英文化」的中文句子其特徵就是拗口又累贅,幫小孩子唸書時會發現很難念出口,實際生活中也根本不會這樣說。很多兒童讀本,只能表達故事的意思,真的談不上文字運用的高明。

 

其實中文書籍中,要找到適合國小生閱讀的有深度作品,量真的不多。沒有引人入勝的長篇小說、沒有富哲學思想的現代開創性論述,有經典文學的改寫,但有的改寫得太簡單太單薄,失去閱讀原作細緻之處的樂趣,另外有一些短文無論是太口語,或是太華麗,都感覺只侷限在一些生活的小確幸、小哀愁上,找不到可以回味再三的情感與思想。

 

我從自己學習外語的經驗中也發現,如果我用不同語文來思考,我腦袋裡的思想會不太一樣,這跟那種語言中慣用的字彙與句子的結構有很大關係。我覺得,就算在同一個語文中,一個人慣用的字彙與句型,也會影響到那個人的思考模式,所以,教導孩子慎選用字用詞非常的重要,但我不是指華麗堆砌的詞藻,而是指正面積極、能造就人也造就自己的語言。

 

最後我想談我自己理想中的語文教育。國小階段應該以傾聽(日常對話、戲劇、聽別人朗讀文章與詩詞)和閱讀(看文史哲的著作與小說,朗讀、讀經)為主,到中年級之後,慢慢加入口語表達與溝通的訓練(演講、戲劇、談判、辯論、小組討論、教導別人課程),到高年級開始練習寫作(正確用字、有條理的組織、完整表達思想)。國小早期的大量輸入,會讓後期的輸出變得自然而然流出的美妙音樂,而非苦心雕琢、戒慎恐懼地迎合老師口味的作品。

 

在小學時代,還是以「我手寫我口,我口說我心」為主,修辭雕琢這些工作,等到大學文學系再學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