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844_688521684502487_781214341_o.jpg  

 

 

 

這是我們家剛開始自學所使用的時間表(J小一到小二,T五歲以前,K兩歲以前)。

 

 

 

每天早上7點起床,因為每天晚上都是七點上床,八點左右睡著,小孩自然早上七點都精神飽滿的起床,不需要我去叫。

 

 

 

起床後先盥洗,然後是晨讀時間。

 

 

 

我們會先做早上的家庭祈禱,再一起讀選自教會經文中的章節。因為小孩還小,要翻書認字很困難,我都是手抄大字寫在A4紙上,貼在餐桌旁。我會手指著大字,帶著孩子在早餐前每天唸一遍就好。

 

 2016-03-15 07.30.02  

 

在小孩眾多,每天兵荒馬亂的生活中,每天念一遍是比較實際可行的目標,不會有太大壓力,也容易堅持下去。

 

 

 

孩子的記憶力好,通常念不到10遍就能背誦。只要孩子會背了,我就再抄另外一段經文。

 

 

 

這種晨讀方式從小孩2歲會講話的時候就開始了,一直延續到現在,保守估計應該至少背了200條經文(有些經文重複背了好幾次)。

 

因為堅持這麼做,小孩很早就認得經文中常出現的字,如:主耶穌基督、神、天父,就算現在我們已經可以每天翻開經文一起研讀,念到背誦過的章節,孩子都會像見到老朋友一樣興奮。

 

我覺得,培養出孩子對經文的熟悉度和喜愛,是這麼做的最大收穫。

 

讀完經文吃早餐後,接著是全家一起做家事(清理環境、洗曬衣物、準備午餐)的時間。

 

因為小孩小,做家事速度慢,但我還是堅持每天帶著所有孩子一起做所有的家事。我覺得就是因為小孩還小,所以要特別著重做家事的時間,不但養成勤勞的習慣,也學會照顧自己和他人。

 

一起做事的時間也是我們可以輕鬆聊天的時間,我也會順便觀察小孩的做事方式,讓我更瞭解小孩的個性。

 

 

 

做完家事之後,我們就拿出華山書院的學庸論語和詩經讀經課本唸一段(約200字左右),如果弟弟還沒開始吵,就再重複2-3次。這樣就算完成我們的讀經課,另外在玩耍和寫功課時,我也會放讀經CD給孩子聽。

 

這樣做下來,小孩大約一週可以把一節經文背誦起來。這是大約從老大四歲起,我們就開始做的學習項目。

 

 

讀經之後是戶外運動時間,孩子會到社區中庭跑跑跳跳,做些騎單車、溜直排輪、跳繩、拍球等活動。我趁機準備午餐。

 

 

 

用完午餐有段安靜的午休時間,兩個姊姊因為晚上睡眠時間充足(10-11小時),通常白天不午睡。這段時間裡,他們可以看書、練鋼琴、或是做任何想做的事。

 

 

 

然後我送弟弟去睡午覺,姊姊就自己打開作業開始寫功課。我會一週出一次功課,分配在星期一到五,一天約花30分鐘到1小時做完。妹妹則是安靜的在旁邊自己玩積木、畫畫、做勞作。

 

 

 

等弟弟睡著,我會趁孩子寫功課的時候拉筋,自己運動一下。媽媽要花點時間照顧自己,才有體力繼續帶孩子。

 

 

 

寫完功課後,孩子還要每天寫一篇圖文日記。然後就是主題活動時間,孩子可以自己選手做、畫畫、縫紉、積木、桌遊、棋類、烘焙等活動。

 

 

 

接下來的彈性時間沒有任何安排,可以隨意運用。我覺得在時間表裡加入彈性時間很重要,可以讓大家都休息,不要一直追著時間跑。

 

 

 

接下來,如果弟弟還沒睡醒,我們就一起準備晚餐,如果弟弟醒了,一個姊姊就陪弟弟玩,另一個陪我做晚餐。

 

 

 

吃完晚餐,收拾完家裡,也洗澡刷牙換好睡衣後,我們會一起在床上親子共讀。先念教會經文或經文故事,然後唸漢聲中國童話或是吳姊姊講歷史故事,或是孩子想聽什麼繪本或故事書,我們都會唸。有時我念給所有孩子聽,有些簡單的書就給大姊唸,弟弟妹妹聽。

 

 

 

唸完以後,全家一起祈禱,就上床睡覺了。

 

 

 這套作息從大女兒J上小一一直用到小女兒上小一為止,總共一年半的時間。

 

 

 

 

因為小孩還小,我們花很多時間在做家事、運動和操作遊戲上,比較不強調紙筆作業,和學校相比,紙筆作業的量真的非常少。

 

一開始申請自學時,審議委員對這份時間表很不滿意,覺得安排太過鬆散,希望我增加多一點學習項目。

 

我瞭解他擔心我們孩子可能因此學習進度落後太多,但我知道,增加更多項目,只是徒然增加我和孩子的壓力,不會提升學習效果。我相信,時間表中動手做和動身體運動的時間,雖然跟學校課業的學習沒有直接關係,但絕對不是浪費,這些學習活動的效果會在孩子長大的時候展現出來。

 

如果我重來一次,我會更改我的時間表嗎?我想還是不會。我依然會盡力去跟審議委員解釋我這樣安排的理由,希望他能對我和對我的孩子更有信心。

 

我不想為了通過申請,而在我的申請書上寫任何我不打算去做,或是以我的能力根本作不到的事情。如果我因此而不能通過在家自學,我覺得那不是我的問題,是審議委員的問題。

 

另外,我安排整天活動是以一動一靜,互相參雜為原則,雖然以一個小時為單位,但並不總是以完整的一個小時來切割活動,有時學習活動只有幾分鐘,剩下時間讓小孩自由活動,有時小孩在做很專心的項目不想停下來,也可能同一個活動持續好幾個小時,隨時都會彈性調整。

 

因為當時弟弟還小,每天都必須睡午覺,所以我們下午兩點之後就無法外出,姊姊也還不敢自己一個人出門,所以配合我們的作息時間,能參加的課程或團體活動不多,我們並沒有報名任何常態的課程與活動,只是每隔一兩週,我會找一天帶孩子外出參觀展覽或戶外郊遊,有時自己去,有時找朋友一起去,有時則參加自學生的活動。參加活動那天就專心參與這活動,不安排其他學習項目了。

 

我覺得在孩子國小低年級之前,不需要有太多的學習項目,重點在營造學習環境,和規律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比一切學習都重要。

 

營造學習環境的重點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不要一次想做太多,減少每次學習的量,直到大人小孩都覺得輕鬆可以做到為止,這樣才容易每天持續,養成習慣。先養成習慣,再慢慢增加學習量,一開始不要一次想做太多,這樣會讓大人小孩都很挫折,反而不好。

 

我覺得,在家自學的重點就是:不要高估一天能做到的事,但也不要低估十二年累積下來能做到的事。

 

規律的生活習慣會讓孩子學會自動自發,時間一到就會自己去做該做的事,不需要大人威迫利誘,打一鞭動一下。孩子學會自動自發,大人才不會覺得負擔很重,這樣才有辦法繼續自學下去。

 

到等孩子再大一點,這段時間累積的基本功,能讓他們有自制力,會自己設定目標獨立完成,不需要大人帶領監督,這才是展現自學能力的開始。

 

所以這段時間雖然看來沒學到什麼,但其實學會很多以後要自學的基本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