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在國小階段的學習重點在「讀寫與算數能力」,所以基本上,孩子在國小階段只用國語和數學的課本、習作、練習本。

 

如果有人贈送其他科目的課本,我們就擺在書架上當課外書看,如果沒有的話,也沒關係,我覺得不需要特別花錢去買。

 

只有為了準備學校考試,才需要特別看一遍課本,瞭解考試範圍,此時手邊沒有實體課本的話,我們會上「康軒教師網」https://www.945enet.com.tw/Index.asp

申請帳號後,就可以看到國小和國中各科目的康軒版電子課本。

 

如果學校是用其他版本的課本,網路上沒有電子課本,就看自修常常有人送我們自修,雖然不是當年度的課本內容,但不會差太多。

 

現在自修的補充內容都好豐富,版面編排又漂亮,老師上課的內容裡面都有,真是名符其實的「自修」--只要讓小孩當課外書一樣看,就可以知道上課老師教什麼了。

 

但是我要強調,社會科要學得好,學出興趣,學出深度,就絕對不能只看課本和自修。

 

社會科課本的內容,只要常看課外書、常旅遊、常逛展覽,從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接觸到,而且往往深度和廣度都勝過課本。

 

我覺得現在國小社會科教材的問題是:怕小孩漏學了什麼,所以把一整套經過整理的系統全放進課本,希望小孩吞下去之後會有完整的知識。

 

這樣的編排邏輯,因為缺乏切身經驗和感動,容易流於制式化與淺薄化,讓小孩感覺社會科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要背很多東西,卻感覺不到學這些事情能對自己的生活造成什麼改變。

 

在人類社會中,所有事情都至少會有對立的兩面,甚至三面、四面,但是學校教材內容為了考試方便,都太過簡化,只提供一面的觀點,缺乏引導孩子去想前因後果的背景資料,很容易讓孩子以為「事情就是這樣而已」。

 

如果長期在社會科的學習只有讀課本,會讓腦袋也跟著「簡化」,這絕對不是好現象。

 

既然在家自學,社會科的學習就要跳脫學校框架,全面與生活接軌。

 

對我來說,學習社會科就是學習「對人的事和道理」,所以我設定國小階段的社會科學習目標,在於培養對人的關懷。

 

我不急著讓小孩很快知道太多知識,但我希望孩子對知道的每件事情都有感情,感覺到與自己生命的連結。

 

許多來不及「灌」給孩子的課本內容,我採取隨緣的態度,如果生活中有碰到就學起來,沒碰到暫時留白也沒關係。

 

畢竟,社會課本裡也只是包括「所有學校會考」的知識,並不包括「所有」的知識。

 

何況,任何一個已經離開學校開始工作的人,誰說的出來國小社會課本有什麼很重要、非學不可的知識?

 

如果塞到最後還是通通忘記,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硬塞。

 

所以,我覺得沒學完整也不用太緊張。

 

我規劃我們在家自學從國小到高中社會科的學習內容,會先從自己身邊開始,先瞭解自己家庭家族的歷史,再熟悉鄰里社區,擴及自己國家的歷史與地理,最後才是世界各地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

 

國小階段主要先從瞭解自己和自己家庭、家族的歷史開始,主要的學習方式是觀察和紀錄。會觸及一些在地文史、民族文化和國際觀的涵養工作。

 

我們家社會科的學習專案都會花很長時間,橫跨好幾個學期一直重複做一樣的事,這樣才能避免浮光略影的淺碟式學習,讓孩子有時間慢慢把學習的東西內化。

 

以下是我們做過的、正在做的或是未來計畫要在國小階段做的專案:

 

自己、家庭、家族的歷史

  1. 1.      記錄自己的歷史:也就是寫日記。國小階段以學校聯絡簿為日記本,同時練習寫作和親子溝通,也作為自己的自學記錄。隔一段時間讓孩子自己回頭翻閱,他們會產生過去、未來、現在的歷史時間感,知道現在作的一切決定,都會成為將來的歷史,也一定會影響到將來。
  2. 2.      家庭歷史:傳統的家中長輩通常只會對孫子噓寒問暖,很少跟兒孫談及自己的事。只要孩子和家中長輩在一起的時候,我都會特別請長輩告訴孩子他們小時候的故事。如果有老照片,也一起拿出來給孩子看。這是家族聚會時很好的活動。每次聽的時候,我會要孩子隨手畫圖或用文字記錄,並保存下來。這對拉近祖孫的感情很有幫助,他們知道爺爺還沒到念國小的年紀就離開家當兵,全身只有穿一條短褲,還要自己編草鞋,他們也知道外公小時候會騎在牛背上吹笛子。從這些故事,小孩終於感受到,爺爺和外公也曾經和他們一樣是小孩子。
  3. 3.      每年底全家一起照一張家庭照,並記下一年內家中發生的大事,並將照片與記錄放上網路,讓家人親友都可以一同回憶並編寫家族歷史。
  4. 4.      參加宗親會與同鄉會的活動,帶孩子閱讀宗親會與同鄉會的刊物,瞭解自己祖先原本生活的地方,認識與自己同一個祖先的宗親。
  5. 5.      製作網路家譜:familysearch.org這個網站可以免費製作網路家譜與族譜,我們計畫將原本以天干地支記年的祖傳族譜,逐一轉換成西元記年並建檔放上網站,網站擁有全世界的族譜家譜資料庫,如果有人和我同一祖先,也一樣在這個網站鍵入祖先記錄,網站就會透過資料對比將我們兩人連結起來,讓我們找到失散的遠房親戚。這是個很大的工程,但我覺得很值得做,會讓孩子對自己家庭與家族有全新的觀點。

 10965452_10206051982917819_143617096_n  

在地歷史與文化

  1. 1.      我們住的地區有地方文史館與地方文史研究協會,我們會定期去參觀展覽與參加在地的文史探索活動。
  2. 2.      盡量參加並支持社區與鄰里活動。
  3. 3.      台灣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台北探索館甚至國軍歷史文物館,這些地方有很多關於台灣歷史、地理、自然人文環境的展覽,都是我們常常會去參觀的地方,門票都很便宜甚至免費,展覽內容也很豐富,通常也會有學習單可以索取,每次去都能學到很多東西。這些很棒的免費公共資源,值得好好利用,可惜我們每次週間白天去,人都很少,頂多只有校外教學的學校團體匆匆來去。

 

如果有機會參觀一個展覽,我都會安排一整天的時間,盡量不要像學校校外教學一樣,急著在半小時之內結束,才能靜下心來慢慢看。

 

民族歷史與文化認同

「吳姊姊講歷史故事」這套書完整介紹中華民族歷史,用字遣詞也有一定深度--這兩個特點和現在一般市面上給小孩看的書相比較,是很難得的特色,對於增加國文能力與文化素養非常有用。

文史不分家,既然我們是以中文為母語,瞭解中華民族的歷史,能增加理解與使用中文的功力,這與政治認同無關。我覺得因為個人政治認同而限制孩子不從中華文化的沃土中汲取養分,是短視自私的作法。

這套書我從小就看,現在圖書館都還借的到,而且是新版,當然從圖書館一本一本慢慢借,不需要買。

我們家是用來當親子共讀的讀本,也是睡覺前的床邊故事。

 

國際化

我認為所謂「國際化」的人才,不見得需要腦袋中塞進很多國名地名,也不需要通曉多國語言,只要能以開放的心,具有彈性,願意去瞭解,願意去愛那些和自己很不一樣的人,真心覺得我們都是神的孩子,把所有的人都當成自己人來看,這就是有國際化的視野和胸懷。

 

培養國際化的孩子,我覺得旅行有必要,但不需要太多,每次旅行需要深度的當地生活經驗,但不需要參加昂貴的遊學團這對預算不多的我們,真是鬆一口氣。

 

現在是全球化的世界,我們自己家族就散佈於台灣、中國、法國、印尼,認識的朋友更遍佈美洲、歐洲、亞洲、非洲、澳洲、大洋洲,應該只剩南極洲沒有認識的人。現在網路很方便,我們都會透過臉書等社群媒體互通生活經驗,未來也計畫安排時間一一造訪,都會停留一段時期,參與當地人的生活。

 

我們的教會是一個國際化的教會,除了最常見的美國人以外,我們還認識芬蘭、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斐濟、加拿大、埃及、烏克蘭、英國等地區的傳教士或教會成員來我們地區服務或拜訪。只要有機會,我們會坐下來聊聊他們的家鄉,他們在家鄉的生活與家人,然後請孩子在客廳牆上的世界地圖中,找出這些人口中的地名。

 

教會的兒童雜誌Friend曾經有個連載的單元Friends Around the World,每集介紹一個不同國家的兒童,那位兒童會談到他們喜歡的事情,學校生活,家庭生活,最喜歡吃的菜,還有這道菜的食譜。我會唸給孩子聽,並且和他們一起做出這道菜。

 

瞭解和我們不一樣的人的故事,是真心去愛他們的第一步,這些學習課程雖然沒有立即明顯的成果,也拿不出確實的成績分數,但我相信這是一種生活態度的涵養,值得長期持續的做下去。

 

在家自學,我希望能有這點空間,不需要像學校一樣一切都考試導向,完全以分數為準,才能讓孩子學到作為一個人,好好生活的背景能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在家自學
    全站熱搜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