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兩人必須在教養孩子的立場上一致,再好的教養方式,如果夫妻不同調,對小孩也不會有任何好效果。
夫妻畢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就算多麼彼此相愛,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意見。這是正常的。就算同卵雙胞胎也沒辦法完全意見一致,何況成長背景不同的夫妻?
但是請注意,我說的是夫妻必須「立場」一致,而非「方法」一致。
「立場一致」的意思是夫妻必須用彼此尊重的態度,傾聽對方的意見,了解對方的理由,協調出彼此都願意遵守的界線,去共同面對孩子的教養問題—並不是說服對方一定要照自己的方法做。
只有當爸媽的教養立場一致,小孩才能安心的接受爸媽的教導,孕育出一致的價值觀,真正做到「表裡如一」。
我
- 絕不在小孩面前批評自己另一半的任何作為。
- 如果在教養上任何一方覺得必須有所作為,另一方卻覺得沒關係時,以前者的意見為主。
因為有這兩項界線,我
任何不同的意見,我們都會等到私下相處的時間再討論協調,絕不會當著小孩的面,為教養問題爭吵。
我從來不會想改變我先生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反而我覺得我們在許多地方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對小孩來說是件好事—小孩總得學會和許多不同的人相處,他從爸爸媽媽的相處中會學到:雖然我們很不一樣,但我們互相尊重。
小孩絕對不會來跟我告狀,因為我會說:「爸爸覺得要這樣做,聽爸爸的。」相對的,我先生也會跟孩子說:「媽媽覺得要這樣做,聽媽媽的。」
當然,當我先生不在現場時,我可能會用對我來說比較方便的不同方式,小孩會問:為什麼不一樣?
我回答:因為爸爸不在,當然不一樣。
我先生也知道,當他不在的時候,我會用不一樣的處理方式,他也能體諒我,他知道我和他是不一樣的人,我不可能做到跟他一模一樣。
帶小孩出門,我喜歡讓小孩自己準備,東摸西摸的慢一點也沒關係,我可以落得輕鬆;但我先生在的時候,他會用軍事化的命令方式,要我們立刻行動。
我不會在小孩面前跟先生說:「你讓我們慢一點可不可以?」
相反的,我會跟小孩說:「爸爸今天在家,我們要特別動作快。」
我先生喜歡帶小孩看歷史連續劇,有時看到晚上七點多還沒要準備上床,當我提醒他們:「該上床了吧?」我先生不會說:「再看一下,還很早。」他會說:「媽媽說要上床了,關電視。」
當我有事必須出門,讓先生幫忙帶小孩時,就算我知道他們會看一整天電視,吃滿桌的零食,我也不會說什麼—因為,
雖然我
這就是我說的立場一致。
因為我
我先生也是如此地相信我。
所以我們雖然很多方法不一樣,但我們都能彼此尊重,達到立場一致。
因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