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終於可以宅「在家」自學,沒有老是往外跑。先花了幾天時間,把家裡好好整頓一番,然後作了幾件因為要花很多時間,所以一直拖延的雜事。然後反省了自己目前自學的方向與腳步,並且訂立更清楚的未來目標與實行方法。當然,最重要的是把自學申請書送給學校了。
發現做這些事真的需要很多時間靜下來。我自己常常很想把時間塞滿滿,覺得可以做很多事很厲害,一點也不浪費時間,每天都很「充實」,其實,長期這樣生活很容易會失去方向感,忘了最重要的事。
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要有智慧放棄一些「好」和「更好」的事情,才能騰出空間與時間,作「最好」的事情。
這也是我自學的初衷,集中全力追求「最好」的事,不要只滿足於那些「好」與「更好」的事。
學習內容的最大調整,是國語放棄了學校使用的課本與生字本。改為盡量在每個學習活動後,鼓勵小孩作自己的紀錄,從寫學習筆記中練習組織、表達等語文能力。目前在作的筆記有烹飪、縫紉、英文筆記和日記。
小二下的數學也學完了,我們一週頂多寫三天功課,一天花不到半小時,還是提早完成這學期的進度,只因為我們只有寫課本與習作,沒有很多重複的練習。小孩這樣會不熟練嗎?我從作菜、裁縫、購物等很多生活中的機會觀察到,他能把課本中學到的運用到生活上,代表他有理解並記憶,我覺得這樣就夠了,考試評量成績如何不是重點,會不會活用才重要。
英文因為正好讀到不規則的動詞時態變化,我想到可以和之前學的自然發音結合起來,作個整理。之前學過自然發音,但因為能用的機會太少,忘得很快,這次需要慢慢複習。我們不是在英語環境,真的在這階段很難學好英文,會排擠很多其他科目的學習時間。
背誦中英經文:教義和聖約64:23,59:9-10,76:22-24,82:3,82:10
家庭研讀摩爾門經:453-478頁
詩歌:願主同在直到再相會,穩當根基,約瑟斯密的初次祈禱,Faith
讀經
論語:3-29,30,4-1,2,3,4,5,6
詩經:3-27,28,29,30,31,32,33,34
常語選要:21,22
Reader:My Mother’s Hands, Walking in the Jungle, Incy Wincy Spider, Hey Diddle Diddle, Four Scary Monsters, Three Spotty Monsters, Humpty Dumpty
烹飪:芒果青、麵餅、小魚炒蛋、味增湯、咖哩雞肉
縫紉:鉛筆帶、票卡套
鋼琴:家庭能永遠在一起、我是神的孩子、來跟隨先知、摩爾門經的故事
體育:體操,騎自行車到碧潭來回
其他:製作洗禮會邀請卡、筆友回信、作保特瓶風車
戶外教學:台灣博物館(螃蟹展、伊斯蘭文化與生活特展、墨玉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