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主要是學習「物的道理和知識」,和社會科學習「人的道理和知識」正好是兩個不同領域。
我們家在家自學課程的安排,在年紀越小就越偏重語文與人文項目,數理科目的學習相對比較少。
這樣安排比重是因為我認為語文與人文素養作為一個人的基礎,能養成孩子正確的做人處事方法,越早學效果越好,對孩子人格影響越大。只要孩子人格不偏差,以後做什麼事都會很順利。
老實說,當孩子沒寫過一篇文章,甚至連字都寫不好,講話也表達不清時,怎麼做觀察筆記?怎麼寫實驗報告?--這兩項功夫都是學習自然科必須的能力。
所以,孩子年紀還小時,先老老實實的學說話和寫字,等長大一點再學自然科也不遲。
我認為,自然科,在國小階段來說,只需要做到「瞭解生活中的科學常識,能夠善用萬物造福自己生活」。
這個目標因為和生活有密切連結,容易引發孩子對自然科學的興趣,而且養成從生活中觀察問題,想辦法解決的習慣,這是在家幫孩子打學習科學的基礎,讓孩子長大之後,學習科學時可以學的更快更深入。
想在自然科有更進一步的學習,需要理解與邏輯思考,還要加上興趣,我覺得可以等孩子更大一點,開始想思考更深入的問題時,讓他自己主動來學。
就算那時我們比學校進度落後,我相信還是可以很容易補得回來。而且孩子年紀越大,思考越成熟周密,其實學習理科的效率會更好。
如果孩子長大之後對科學沒興趣,我覺得也沒有關係,只要他懂得愛物惜物、瞭解生活中所用的物質的特性,並加以善用,這樣也就夠了。
學校自然科學的課本和社會科有一樣的問題:編輯者以「你需要知道這些,所以我要告訴你」作為基本邏輯,但又知道孩子其實理解力的發展尚未成熟,沒辦法說的太深入,導致每部分都只學一點。
老師上課時,可能有進度考量,也比較不會花太多時間讓學生仔細觀察過程,慢慢摸索,就直接告訴學生答案。
但我覺得仔細觀察,並思索「為什麼會這樣?」才是學自然科最重要的事。就算不給孩子答案,讓他一直抱著疑問,其實也沒關係。
我想,沒有一個頂尖的科學家敢說:「我已經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了」。太多頂尖科學家心中的疑問存在了幾十年,還沒得到完整解答—找不到答案本來就是科學的常態。
我希望孩子要學會一種人生態度:很多事情是沒有確定答案的。有這種態度,才能保持謙卑、純真的求知慾—這是每個孩子天生就有的,只是後來學習方法錯誤,而被抹滅了。
保持孩子與生俱來的謙卑、純真與求知慾,是學習科學最重要的準備工作。
因為我們急著告訴孩子太多,讓孩子會產生「知識的自大和傲慢」,覺得「事情就是這樣」,就固守著自己已經知道的,完全不去探討那些無法解釋、自己還不知道的事物,這樣反而毀了他們在自然科學上繼續深入研究的動力和好奇心。
自然科學中有許多定律、定理,都是經過觀察、歸納出來的心得,但定律定理只能在某些特殊狀況下成立,往往和事實有差距。但我發現,許多人會以為「定理=事實」,忘了去質疑為什麼在其他狀況下,這個定理卻不會成立。
這種質疑,才是科學能繼續進步的原動力。
愛因斯坦就是因為質疑牛頓的運動定律,才想出相對論。
質疑能力,真的非常重要。
想要避免這個毛病,必須常讀一些關於科學歷史的科普書籍,明白一個定理定律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
可惜的是,這種科普書不多,內容也有點深,國小孩子讀來會有點困難,所以,我寧可現在先放下來,等到孩子大一點,可以自己閱讀科學歷史時,在自己去深入研究。
目前,我選擇先和孩子在生活中多多接觸科學。
我們在國小階段自然科的學習內容,就只有「觀察」和「動手做」兩項。至於學校的自然課本,就當成課外書,看過一遍知道內容就好。
我很喜歡我在國小時做過的一次科學實驗:解剖吳郭魚,解剖完之後下鍋煮成魚湯,我當時就覺得:這實驗太棒了,一點都不浪費!
所以,我帶孩子動手玩科學的重點也放在:一點也不要浪費,做完的東西,不是能吃,就要能用。不要「為了做實驗而做實驗」,因為這樣做完實驗後,會留下一堆沒用的垃圾要處理。
以下都是我們做過的科學活動。我會讓孩子盡量玩,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提出來再討論,也會鼓勵他們去查書,延伸學習。
l 自然觀察
學習科學的開始就是要學會觀察的功夫帶著孩子在自然界中漫步、觀察,這件事我從孩子很小就帶著他們做。
觀察時,我覺得不需要急著告訴孩子「這叫什麼」、「這是什麼」,讓孩子用心用身體去體會大自然,比知道名字重要太多了。
等孩子大一點,我會鼓勵孩子用畫畫或蒐集的方式做紀錄。如果發現問題,就帶著孩子去查書。
l 種植與養殖
我們用水種紅蘿蔔、地瓜,颱風天缺菜在家孵綠豆芽、黃豆芽,在家裡養毛毛蟲、甲蟲、蝸牛(都是自己跑進家裡或買菜時”附贈”),在陽台或社區中庭種香草、馬鈴薯、紅豆、綠豆、黃豆,還有「收成」可以上餐桌,我們家裡也一直有養小狗,也會讓孩子參與照顧。
從種植和養殖中,孩子觀察到四季交替、生老病死的變化,體會萬物創造的奧妙,學會照顧動植物,付出愛心與耐心。而且,能吃到自己親手種的「農產品」,孩子都覺得特別美味。
l 家事
連做家事都可以學到自然科學?沒錯,所以我真的很愛讓孩子做家事。我們做過:
清潔
利用精油和皂基調製各種清潔劑
用絲襪編織靜電抹布
試用各種清潔劑刷衣服(牙膏、小蘇打、醋、市售衣領精、酵素洗衣精等)
用小蘇打製作牙膏
用小蘇打洗碗、洗抽油煙機
製作手工皂
用自己做的清潔劑洗洗刷刷,小孩都做的很起勁。
廚房
製作醬菜、泡菜、酸菜、梅乾菜,觀察發酵
醃梅子、青芒果,瞭解鹽巴與糖的特性
製作鹹蛋,觀察飽和溶液和結晶
加熱肉、蛋、糖、水、鹽水等不同物質,觀察物質變化與沸點
製作各種果醬,學會殺菌、消毒
學習各種食物的保存方式(風乾、冷藏、冷凍、醃漬…)
養野生酵母,製作麵包,觀察酵母菌
觀察並學習分辨白糖、麵粉、太白粉、玉米粉、小蘇打等不同粉類,知道各自的用途
用洋蔥皮染布
泡製香草油、香草藥酒、香草糖漿
其實廚房是家裡最好的科學實驗室,我沒有特別安排時間「教」孩子做這些事情,而是我需要做這些事,讓孩子在身邊看,帶著他們一起做。這些事也不是「只做一次就好」,都是常常重複做。
我隨時歡迎孩子進廚房幫忙,孩子也很喜歡進廚房做事,我們一起邊做邊聊天,就能學會很多科學常識,這些一起工作的時間,也成為我們共同在廚房的親子回憶。
我也會定期帶孩子去台灣博物館、台灣科學教育館等地看展覽,我們都選在人最少的週間白天時間去看展覽,這是自學生專有的特權。
看展覽時,我不會叫孩子跟著我,聽我一樣一樣的講解。我比較喜歡讓孩子自己逛自己玩,我也自己看我想看的東西,對我來說,逛展覽是一種休息和充電。
從小,孩子對能讓動手玩的展覽物品都很喜歡,每次去都在展覽場地裡玩上一整天。現在孩子大了,慢慢會自己去看展覽品旁的說明,自己去學會展品要表達的概念。
生活在台灣真的很幸運,這些教育場館對展覽內容都很用心,票價都才幾十元,每次去都覺得真是太划算了。
國小四年級之後,課本上有些實驗(如電學),如果要在家裡做,需要額外買太多器材,所以四年級下學期之後,我讓孩子回學校上自然科實驗課。
結果發現很好玩的一個現象:可能是因為孩子常常在家動手做事,手腳訓練得蠻俐落,做科學實驗時,常常是全班第一個完成的人,還有空去幫助同學再做一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