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此文並非反對任何卡通或故事人物,我只是對某些爸媽的講話方式提出一些值得我們反省的角度..........
在捷運上,聽到一個媽媽,拿了一本故事書念給孩子聽,三不五時就跟小孩說: 某某人(故事中的主角)這樣,你也要這樣.......
我和他們一起坐捷運,半小時內聽到了將近十次吧.....
讓我不禁想到......
我覺得現在的爸媽都好奇怪喔!
他們都會跟小小孩說: 某某故事或卡通的人物都說(或做)xxxx,所以你也要XXXX喔!
例如:
巧虎都自己吃飯,你也要自己吃飯喔!(我不是針對巧虎,只是舉例而已)
可是我好少機會聽到有爸媽說: 我說(做)xxxx, 所以你也應該xxxx喔!
例如: 爸爸我兩歲就會自己拿筷子吃飯了,你也要自己學會拿筷子吃飯喔!
媽媽我從小放學回家都會跟媽媽說:"我回來了!" 所以你現在回家也要跟我說"我回來了"!
更不用說,爸媽很難對孩子開口表達期待,如:
我希望你能做到每天回家都跟我打招呼.
我希望你能在兩歲生日之後,就都可以自己吃飯,不需要媽媽餵了.
這樣長大的孩子,從小就很少聽過爸爸媽媽說"我這樣做,你也應該跟我一樣",或是"我希望你能這樣做"之類的話
孩子跟爸媽根本不熟,也根本不了解爸媽心中的想法和期待,
但是他們從小倒是從小聽了很多"某某卡通人物這樣做,所以你也應該跟那個卡通人物一樣"
久而久之,孩子跟爸媽越來越陌生,跟卡通人物越來越熟.......
我們是在幫卡通人物養小孩嗎?
為什麼現在的爸媽不敢養一個"跟自己一樣"的小孩呢?
我們有因為幫卡通人物培養忠實粉絲而得到任何好處嗎?
那為什麼我們只敢說: 我希望你跟卡通人物一樣,
卻不敢說: 我希望你跟我一樣 ?
跟爸媽一樣有什麼不好?
畢竟,那也只是希望而已,又沒有強迫.
如果只是希望,就會怕孩子有壓力,那我們也不應該希望他們跟巧虎或佩佩豬(只是舉例喔)一樣啊!
為什麼跟爸媽一樣會有壓力? 跟巧虎和佩佩豬(舉例)一樣就不會有壓力?
還是爸媽覺得自己沒有那些卡通人物好? 不值得被自己小孩當成行為榜樣?
如果是這樣,我想小孩只會學到爸媽對自己的沒自信......
這些事,值得多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