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家自學以來,碰到太多人對自學最大的疑問就是:沒有團體生活,這樣好嗎?或是,怎麼安排在家自學的團體生活?


我覺得第一個問題,用清楚一點的話講,就是:沒有每天去學校加入同年齡的小朋友團體,將來會不會不知道怎麼和別人相處,不懂應對進退的禮貌,或受到排斥,或變成內向的宅男宅女,總而言之,就是會變得跟別人不一樣,而害怕變成異類。

我一直很清楚的知道,人際交往的進退應對、禮貌體貼、願意分享、無私的愛人、樂意為人服務,甚至在遭受欺負排擠時如何自處,這些品格與能力,決不是上學以後才能在學校學到的,而是應該在上學前先在家裡學好,學校只是將家中所學應用出來,家庭,才是奠定成功人際關係的基礎與關鍵。

中國人一直強調的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其中有三倫(父子、夫婦、兄弟)是在家中要做到的,朋友,等到青少年時期,才會成為孩子生活的重點,君臣(工作場合的上下級關係)更要等到開始工作的年紀,才會碰到。

可是怎麼很少聽到:你在家自學,那你的家庭生活如何安排?

好像父子、夫婦、兄弟之間的關係,不用特別照顧與培養,也不會有問題似的,反而離很遠的朋友,大家很擔心。

三人成群,一個有孩子的健全家庭,爸爸、媽媽與小孩三人就構成的一個團體,如果小孩生多一點,這個團體中人際關係的複雜程度,將遠超過同齡小孩組成的班級團體。

家庭中,夫妻相愛、互相敬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如果都能做到,這樣家庭出來的小孩,人際關係會有問題嗎?

而且,台灣人口密集,走出家門,很容易碰到不是家人的其他人,左右鄰居、商店店員、市場阿禡、圖書館阿姨、社區警衛等等,我們每天都會碰到他們,與他們見面打招呼、自在聊天、關心他們、成為朋友,在家自學的人際關係可複雜呢。

而且父母本身也有朋友同事,他們也會有小孩,平時聯誼見面,不也是團體生活?

如果有加入宗教或社會團體,像我們加入教會,接觸的人形形色色,比學校廣泛太多了!

而且接觸的人年齡與背景成分多元而複雜,學校以外的整個社會都是自學孩子學習人際關係的地方,這樣磨練出來的人際技巧,應該算是高級班吧?

在家自學所缺乏的,只是沒有固定的同年齡兒童大團體而已。

反過來想,每天參與同年齡的兒童大團體,人際關係就不會有問題了嗎?

沒聽過罷凌嗎?好像學校裡比較常見吧?我還沒聽過在家自學發生罷凌與被罷凌的事件。

看看現在社會上,甚至你身邊,那些人際關係有問題的成年人,應該幾乎都是從小就上學的吧?

在學校裡的同齡團體中遭遇的挫折,學習到的模式,會有助於未來適應社會生活嗎?

我不認為如此,因為學校不同於社會,孩子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之後,就再也碰不到像學校一樣的同齡團體了。如果擔心孩子不能適應社會生活,那就申請自學,直接讓他進入社會生活,不是更好嗎?

我不是說,在家自學的孩子,人際關係會好過上學的孩子,我只是要指明,在家自學,與人際關係技巧的好壞,是沒有關係的。

這樣就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在家自學,一樣有多元豐富的團體生活,缺少參與固定同齡兒童團體的經驗,對以後適應社會並不會有影響,因為進社會以後,就沒有類似學校的同齡團體了。

第二個問題:我怎麼安排自學的團體生活?

基本上,沒有特別安排,但我很注意媽媽和爸爸間的相愛、敬重與信任,並且要求孩子要服從、孝敬父母,手足之間互相關心體諒、互相幫助,和睦相處,小的尊重大的,大的愛護小的,全家人講話輕聲細語,禁止粗魯或嘲笑挖苦諷刺別人的詞語。

對任何人都溫和善良仁慈,這是我對孩子的基本要求,至於遇到什麼人,那就隨緣,沒有特殊安排。

目前我們參加的任何團體,也是以媽媽的社交需求為主要考量,我一直認為,媽媽快樂,孩子就會快樂,我不太會為孩子特別去找任何社交機會。未來,我期待等孩子大了,自己主動跟我提出來,想去參加自己的團體,不再想跟著媽媽到處跑,我樂見其成。


希望這樣能回答大家的疑問,如果有不同意見或想更深入討論,也隨時歡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拂曉媽 的頭像
    拂曉媽

    捨不得你去上學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