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J和T的導師加上輔導主任三人結伴前來訪視。
我沒有特別準備,只是把平常做的成品和作業拿出來給老師看,順便聊一聊孩子的學習狀況。老師們很熱心詢問是否有需要幫助的地方,給了一些專業的建議,讓我有不同的觀點可以參考。
其實我很喜歡老師可以來家裡訪視,不同的人幫我看看孩子的學習狀況,會有不同的想法,讓我平日可以更全面注意到孩子的發展。
老師的專業程度往往顯示在細節上。像老師和我分享教J(小三)作文的方式,要如何套入成語:每篇文章至少要出現三個以上的成語,才不會顯得太口語,平日要背成語才會使用。還有寫字的錯誤,如「真」中間三橫少一橫,要及時糾正並多寫幾遍,不然會養成習慣改不過來。
T(小一)則是寫國字筆畫順序的問題,和有正體俗體寫法的差異,從民國八十幾年開始就有很多改革,所以現在孩子學寫字和我小時候在學校學的很不一樣。老師也提醒我剛學寫字的孩子,要養成習慣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寫好好寫,訓練手和腦的機械反應,才會越寫越順,越寫越快,越寫越好。
老師也贊同,注音符號不需要急著馬上學到完美的程度,因為它只是輔助閱讀的工具,平日生活比較少接觸,所以需要時間慢慢從閱讀中熟悉,目前只要有基本認識,通常到三年級以後,拼音的正確度就可以大大提升。在小一,反而認識國字是重點。
老師也說正體俗體的寫法其實也只在國小階段會特別糾正,到了國中以上,只要大家看得懂,怎麼寫其實都沒關係。
最後,老師也跟我說明學期末要如何幫孩子打每科的成績,也邀請孩子參加學校的校外教學。孩子都很高興的答應了。
送走老師後,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老師的建議。
寫作文套成語是很有系統的學習法。但我希望現階段J先學會有系統的清楚表達思想,就算比較口語也沒關係,如果現階段就要求套成語,我覺得會限制孩子的表達。不過等孩子年紀大一點,是可以慢慢提高要求。
J寫生字練習簿時不太會出錯,但寫作文時常常出現寫字少一筆的狀況。我想是因為寫字量不夠。老師的建議的確讓我緊張一下,怕我現在不要求,會讓孩子以後都寫錯字。這幾天我思考以後,發現這必須加以權衡得失。平日我看到J寫錯字會糾正,但不會要求重複抄寫。因為J的視力不佳,寫字對眼睛是很大負擔。加上J愛看書與作縫紉編織,已經花掉不少眼力。所以目前J的寫字量比學校的要求少很多。最後我想,我會把老師的建議放在心上,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與視力狀況,逐漸提高要求。但目前,先讓孩子高高興興的多看書、編織和縫紉吧!寫字?每天有寫就好。慢慢來。
至於老師說「現在不糾正,以後一輩子都改不過來」,讓我耿耿於懷很多天。後來我祈禱得到個人啟示:基督的贖罪可以幫我們彌補所有的錯,何況是寫錯字這種小事?只要多加注意,一定可以改的過來,不需要想太多。
我目前是告訴孩子他寫錯,請他寫一遍對的字,但沒有罰寫,另外配合寫書法和瞭解古漢文字的演進,讓孩子對字的架構與組成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得到對文字的感覺,也許可以幫助他以後自己發現錯誤。但我也有心理準備,如果真的改不過來,也不會是場大災難,因為以後每天都用電腦手機,很少機會手寫,就算手寫也不會天天寫到那個錯字,就算寫到那個錯字也不見得會是在很重要的場合(如考試或寫工作履歷表),而且就算寫錯字,搞不好對方也會看得懂。所以,我決定先放輕鬆點,讓孩子有時間自己去調整。
附帶提一點,我寫書法臨帖常會發現某些字有少一筆的狀況,是否那些書法家也和J一樣?
寫國字的筆畫順序,是T目前常出現的狀況。他之前寫字和畫畫一樣,從右下寫到左上,還會出現左右相反的「鏡射」字。現在慢慢練習,他也會特別注意,狀況有改善。我是覺得筆畫寫起來順,不會讓字變得歪歪扭扭就好。是否需要照生字本上的標準答案,我覺得自學生可以有這點自由。像「房」下面的方,現在學校是教先寫橫豎鉤再寫撇,我習慣是先寫撇在寫橫豎鉤。「國」的「戈」現在要先寫上面的點再寫下面的撇,而我習慣先寫下面的「撇」再寫上面的「點」。其實差異不大,習慣就好。
正體俗體的寫法,我覺得更不用在乎。全世界寫中文的不是只有台灣人。字體也不是只有教育部的標準字體。字怎麼寫是習慣,只要自己會寫其中一種寫法,也認得不同寫法(簡體、俗體、書寫體、印刷體…),與全世界中文使用人口的文字溝通順暢就好。現在全世界不可能做到秦始皇「書同文」的程度,也沒有必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