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跟一個很熟的朋友聊天,他很直接地跟我說:「你到底要讓小孩自學到什麼時候?你不讓小孩上學,不讓他去跟別的小孩競爭比較,怎麼知道他們的實力,這樣以後怎麼跟別人競爭?」

 

我笑著搖搖頭,沒說什麼。因為感覺不論說什麼,他都不會懂。我知道他是很關心我們的孩子,這樣就夠了。

 

我回家一直在想他的話。原來,很多人心裡的想法是:讓小孩去上學是要讓他們有機會跟別人一較高下,可以讓爸媽安心,確定自己小孩不是最差的那個。

 

我想到第一個問題是:如果我的小孩正好是最差的那個呢?總得有一個最差的吧?

 

記得J剛上小學時,我很慎重地跟他說:如果你考試最後一名,代表天父知道只有你最適合當最後一名,因為全班只有你當最後一名時,不會被爸媽打罵,爸媽也不會緊張。有句話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你能當最後一名,幫別人墊背,讓別人不要太難過,這也是在幫助別人。

 

果然,第一次考試,J得到接近個位數的成績。我和爸爸都信守諾言,不緊張,不打罵,我只對J說:「不錯,你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更棒的是,你也沒什麼空間可以退步了。」

 

能得最後一名,是很棒的人生經歷。

 

我還想到一個問題:就算孩子現在不是最差的那個,代表他以後就會幸福快樂嗎?

 

首先,孩子現在就算表現優異,長大以後不見得還能維持同樣水準,也就是說:贏在起跑點,不見得也能贏在終點。而且搞不好孩子還根本跑錯跑道,參加了一個根本不是他要參加的比賽。

 

另外,我覺得值得玩味的是,這種說法深層的意識型態:贏過別人就會幸福快樂。

 

贏過別人才能幸福快樂嗎?

 

我常常在想:天父創造大地,滋養萬物,祂的恩典絕對夠我們用,「大地是豐富的,足夠而有餘」(教約10417-18)。如果我們相信這點,怎麼會覺得需要把別人壓在底下,好確保自己的生活無虞嗎?

 

最近我研究達爾文的演化論,發現很有趣的細節與背景。其中一點是:達爾文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是針對生物科學,後來卻被其他人應用到社會學,當成種族主義與種族清洗(猶太人大屠殺)的理論基礎。達爾文本身強烈反對這種社會達爾文學說,甚至婉拒馬克斯把「資本論」題獻給他。

 

這段有趣的插曲,卻在學校課本介紹達爾文的「天擇說」時遺漏不談。是因為這樣,大家才對把生物學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直接應用到人類社會的謬論,沒有警覺嗎?(再次證明課本的知識太過片段,千萬不能只讀課本。)

 

人是不需要競爭的,人需要合作。

 

人和其他生物不同。每個人都是天父所鍾愛的靈體兒女,會來到這世上一定有特殊目的與使命。這目的與使命可能每個人都不一樣,但可以確定的是,天父讓每個人都不一樣的原因,是要我們彼此幫助,而不是彼此競爭。

 

我們在這世界上,學習與接受教育的目標,就是要發掘我們每個人來到這世界的目的與使命,並加以發揚光大。我知道,當我們找到那個「為什麼」時,我們就能體會到很大的喜樂,並且自願奉獻一切,去完成那目的與使命。

 

這就是人生的意義讓這世界因為有我,變得更好。

 

我很喜歡一句話: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我從孩子很小時,就跟孩子說:你很珍貴,你是天父鍾愛的女兒,天父讓你來到這世界,是因為你今生要作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件事只有你才有辦法作,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事情,你必須自己去找出來。也許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嘗試與尋找,但只要一直找,不要放棄,不要迷路,就會離那件事越來越近。

 

我不急著灌給孩子什麼東西,但我必須先點燃他對找尋人生意義的熱情火焰。

 

記得孩子還沒上國小時,有一次他堅持要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一件事情,有人跟他說:「你不能堅持用自己的方法,你現在要學會和別人一樣,這樣以後你上學的時候,才不會被老師處罰。」

 

當場聽到這些話,我沒說什麼。回家後,我問孩子有什麼感覺。他說:「我不要跟別人一樣,因為我本來就跟別人不一樣。」

 

我很高興,孩子很清楚他的獨特價值。

 

我也懷疑教育系統標榜「五育均衡發展」的論點是否正確。這觀點尤其在我的自學申請書在接受委員審查時,碰到最多的質疑。

 

姑且不論現在學校是否真的有「五育均衡發展」(我個人覺得是一面倒的偏重智育)。我認為,每個人本來就有不同的強項和弱項,怎麼能要求大家都一樣強?

 

誠實勤勞的人,跑步不見得快。很會唸書考試的人,可能對音樂美術就是沒感覺。體能特佳的運動選手,就是口齒不清,無法跟別人溝通。長袖善舞的交際花,打開書本就想睡覺。天生對色彩感受強烈的人,卻體弱多病。

 

「五育均衡」的教育方式,就像要求老鷹要學會挖地洞,魚要學會爬樹,猴子要學會飛行。這都是在浪費時間與力氣,還會讓老鷹、魚和猴子都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與存在價值。

 

何不讓老鷹專心練飛,讓魚專心練游泳,猴子專心練爬樹,然後組成一個團隊,一起完成任務?

 

這樣每個人都能因為自己長處有機會發揮,幫助到別人,得到滿足與快樂。

 

團隊合作,個人依自己長處各司其職,工作效率絕對好過一個人勉強去作所有自己不擅長的工作。

 

所以,我覺得孩子如果,國文好,數學差,要補習應該是補國文,而不是補數學。補強科,能讓長處得到磨練與成長。補弱科,只是增加孩子的負擔與挫折。

 

智育、體育、美育這三項,每個孩子一定有強有弱,我覺得不用擔心會因此「比」不過別人,急急忙忙的做「補救」教學。這三種領域是需要留下空間與時間,讓孩子慢慢探索與學習,發掘與培養自己的專長。

 

可惜的是,很多父母與學校,都只注重這三個領域,因為這三種領域容易量化,看到明顯具體的成果,而且因為著重於傳達技能與知識,容易教導,教師比較有著力點,方便教學。

 

剩下的德育與群育,其實才是未來團隊合作是否能成功的關鍵。但因為不容易量化,也不容易看到明顯具體的成果,常常被忽略過去。關於德育與群育的任何教導,如果欠缺父母與老師的身教與榜樣,往往流於表面的紙上談兵與作秀。

 

一個人必須品行端正,才能得人信任,與人組成團隊,彼此無間合作。一個人也需要能冷靜控制情緒,清楚表達意見,傾聽與體貼別人,並且樂意為人服務,才能讓團隊有向心力,可以整合目標,齊一腳步,完成工作。

 

我感覺,要求學校老師教導孩子的品德與人際交往技巧,是對老師太過份的要求,而且孩子等到上學才學這些,已經太晚了。德育和群育,應該是從出生的第一天,就要在家庭中接受教導,開始學習,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事半功倍。

 

要如何找到人生的意義與學習的目的?

 

我覺得,首先是爸媽不應該期望孩子什麼都會,更不應該拿孩子的短處去和別人的長處比較。

 

孩子應該對父母親的愛有安全感,他必須知道:我不需要每樣都很傑出,爸媽才會愛我。

 

有了父母愛的保證,孩子才有勇氣和信心,在他的人生中不斷花時間花力氣,找出自己生命的意義,找到自己在這社會的獨特位置,這樣才能發揮自己天生的長處,透過團隊合作,去幫助別人。

 

爸媽責無旁貸的工作,是要找出孩子的特色與優點,不斷提醒他,因為孩子會有很多機會,聽到別人告訴他:你那件事作的不好,但很少有機會聽到別人告訴他:你那件事作的很棒。

 

尤其孩子的長處與優點,不是一般社會價值觀所認同的時候,爸媽更應該這麼做。

 

第二是從自己的生活開始,不需遠求。只要在自己生活中找出還不滿意的地方,盡自己能力去改善,停止抱怨,開始工作。只要持續不斷的努力,讓自己的生活慢慢接近自己的理想,在這過程中就能發現自己的能力與使命。

 

第三,要把握所有機會為別人服務。在現代生活中,除非某些特殊狀況,不然要得到自己與家人的基本溫飽不會很困難。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僅限於「能養活自己,讓自己過好生活」,孩子會很容易滿足現狀,這樣就失去激勵他們發掘人生意義的動力了。為別人服務是很大的挑戰,會讓孩子發現自己能力的不足之處,因此點燃學習的動力,這樣可以擴展能力,進而發掘自己的天分與使命。

 

我觀察我的兩個孩子:

 

J很會交朋友,個性隨和樂天,在團體中很受歡迎。他的心思單純,很容易相信別人,也很樂意服從父母與老師。

 

T很會動手創作東西,把他腦中的想法化為具體成品。他的肢體動作非常靈活,而且感情豐富。

 

我常常在生活中,利用各種機會重複告訴他們:這些事情你們作的很棒。我雖然目前還不知道他們這些長處可以用在未來哪些地方,但我知道,他們未來還會不斷學習,不斷磨練這些長處,讓這些優點能發光發熱,這麼做的目的:

 

不是為了要比別人強,以確保自己可以獨享所有資源。

 

不是為了要贏過別人,以贏得大家的目光與掌聲。

 

也不是為了只讓自己和家人過得很好,更為了要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我真心期望,這世界會因為有了他們兩個,變得更好更快樂。

 

如果真的如此,我就達到了教育他們的目的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