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天,有位朋友問我: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我想了想,覺得這問題很大,每個孩子狀況不太一樣,很難有簡單的答案。
 
不過,我發現這個問題本身存在一個假設:孩子需要感覺有興趣才會去學習。
 
但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和觀察,我覺得,學習其實不需要有興趣,學習應該是人天生就有的一種本能,這種本能不需要激發,只需要好好保護。
 
還記得你的孩子從剛出生到兩歲間的成長過程嗎?這段時期的每個嬰兒都展現了難以想像的學習能力,從完全無法控制自己身體到學會滾爬跑跳,從完全聽不懂自己的母語到能自如運用母語講出自己的想法,這是因為有去上課給老師教嗎?還是因為媽媽買了什麼厲害教材給小孩?
 
沒有,都沒有。
 
我們只是把孩子放在環境中,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自然打開所有感官(眼睛,耳朵,鼻子,嘴吧,皮膚.......)去感覺,對孩子來說,剛開始一切都是模模糊糊,但因為每天都在這環境中重複接觸感受,慢慢就變得清晰,再加上與周圍環境與人的互動(對人笑,抓握東西,把東西放嘴裡咬,敲打,牙牙學語.....)得到回饋,不斷修正錯誤,直到最後能夠完全正確掌握,就算是學會了。
 
這過程,沒有人幫孩子編寫製作寓教於樂的教材教具,也沒人用激發興趣的快樂學習法給孩子上課,但幾乎每個孩子都能順利完成這兩年"飛躍式"的學習,用兩年的時間從軟綿綿的嬰兒蛻變成搶著講話,搶著玩的幼童。
 
這就是學習本能的強大力量,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本能。
 
仔細觀察孩子,你就可以知道這種學習的本能威力多麼強大,如果我們可以一直保護這個本能,讓它隨著孩子一同長大,孩子學習起來會多麼輕鬆自然,根本不需要激發什麼興趣!
 
根據學習本能,小孩應該自然就會學習,並且自然就會從學習中得到快樂。
 
當大人想激發小孩的學習興趣時,我們其實在潛意識中是這麼想:你沒辦法自己從學習中得到樂趣,你需要我給你多點刺激和樂子,你才會想要學。
 
這種想法,是把學習的主動權從小孩手中搶過來。
 
當我們潛意識是這麼想,小孩肯定會感覺到,他也一定會被你的潛意識催眠,拱手把主動學習的能力讓爸媽拿走。
 
所以,保護孩子的學習本能,首先要做的是,就是爸媽自己要先相信孩子喜歡學習,而且自己就能從學習中得到樂趣。
 
你會說:可是......我看他就是沒在學啊,整天晃來晃去!你要我怎麼相信他?
 
親愛的朋友,就是因為還沒看到所以才需要相信啊!如果已經看到了,你就不需要去相信了啊!
 
會有任何一個台大學生說:"我相信我會考上台大"嗎?
 
不會的,因為他已經考上台大了!
 
會說:"我相信我會考上台大!"這句話的,只有還沒上台大的高三生。
 
懂了嗎?相信,跟事實無關。相信,只是一種選擇。
 
你相信什麼,就是在潛意識中對孩子催眠。
 
你選擇相信什麼,最後就會收穫什麼。
 
你心裡相信的是哪套理論? 
 
你是相信孩子需要有興趣才會學習嗎?
 
如果你這樣相信,那你就是在不斷催眠自己和孩子,最後的結果是你必須絞盡腦汁,不斷提供小孩更新鮮更刺激的樂子,小孩才會願意去學,小孩的胃口因此越養越大,最後,刺激的樂趣雖然越來越多,但奇怪的是,為什麼小孩越來越提不起勁去學任何東西?
 
還是你要相信孩子有學習本能,天生就喜歡學,願意學,而且也能學得好?
 
如果你選擇相信這個,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眼光慢慢在轉變,你會發現其實你的小孩已經在學,學的很起勁,而且學習效果不錯。只不過,他學的東西可能不是當初你想要他學的東西而已。
 
相信學習本能的家長,會注意孩子身處的環境,因為他知道孩子隨時隨地都在吸收學習。
 
相信學習本能的家長,比較不會跟孩子說教,反而會很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他知道小孩不一定會聽進去爸媽的說教,但肯定會模仿爸媽的言行舉止。
 
相信學習本能的家長,不會期待孩子一次就做到完美,他會願意給小孩犯錯與修正的空間和時間,因為他知道犯錯之後的學習才是最深刻難忘的經驗。
 
相信學習本能的家長,會努力照顧好自己,過好自己的精采生活,不會把所有精力和時間全部犧牲奉獻出來,用來盯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因為他知道總有一天,孩子能學會自己主動學習,自己過好生活,盯太多擔心太多照顧太多,都代表著對孩子的不信任。
 
選擇相信,是一種精神力量。
 
我不是說選擇相信之後,所有事情都會馬上自動變好。但是,選擇相信之後,你會有新的眼光,會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然後,你就會自己知道有什麼新的做法了。
 
所以,你想選擇相信哪一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在家自學 自學力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拂曉媽 的頭像
    拂曉媽

    捨不得你去上學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