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被格友問到關於怎麼選擇自學團體的問題。

 

我們家自學沒有參加任何自學團體。但我們有一群正在自學或計畫要自學(小孩未達學齡)的朋友,常常見面交流感情或分享資源,我覺得這樣就能達到參加自學團的目的了,不需要特意組一個團體。

 

我常覺得奇怪,為什麼會有自學家庭好不容易脫離學校的制式規範,卻想要趕緊一頭鑽進另一個自學團體的規範中?

 

也許你會說,自學團體和學校不一樣,但我很明白,只要是三人以上組成的團體,就需要一些規範,彼此要協調,有可能需要犧牲自己的原則。這種妥協也許不會像學校那麼沒有彈性,但一定是必然的條件。

 

當我好不容易帶著孩子離開學校後,我只想要自己靜下來,找出生活的規律和學習步調,建立自己的模式。

 

文章標籤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弟弟K上語言治療課的地方有附設的幼稚園,在門口等弟弟下課的時間,我常有機會聽到爸媽來接孩子時,說的第一句話:「今天有沒有乖?」

 

仔細想想,爸媽問這句話的背後意思是什麼?

 

我想,如果我是小孩,每天見到爸媽,他們第一句就是問我:「今天有沒有乖?」我一定會在心中吶喊:「你是覺得我總有一天會不乖嗎?」

 

我想那些爸媽一定沒我想那麼多,那些小孩也一定沒有像我那麼難搞,我也不是要在這裡告訴大家:說這句話會影響你小孩的未來人格,是教養上的大錯誤。請爸媽千萬不要太緊張。

 

我只是覺得想這問題很有意思,也想講出來讓大家一起想想。

對於這件事,我是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喜歡從說話的人角度來想:我為什麼會說這句話(因為很顯然,你不會對自己小孩以外的任何人說這句話)?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心中在想什麼?怎樣的人會說出這句話?我想得到怎樣的回答?

文章標籤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0118 001.jpg
 
奇妙的進展!
 
原本只是我們家默默的在社區角落,偷點空間自己種些香草植物,當成在家自學的一個學習項目。沒想到,這樣做了兩年之後,得到社區中其他鄰居的支持,管委會願意出錢,把長滿雜草的空地重新整理,鄰居們也組成志工隊,申請了區公所的補助,準備自己捲起袖子,來種點花草美化自己的社區!
 
文章標籤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0118 002.jpg
 
從孩子小時候開始,我不管要辦什麼事情,都會盡量帶著孩子,讓他們看著我做那些大人口中所說「非常重要的正經事」。
 
這次去外交部領事局辦護照也一樣,帶著三個小孩同行,在一大群等候的人當中,我還沒看到有跟我一樣不怕麻煩,一個媽媽帶三個小孩來辦護照的。
 
文章標籤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的在家自學非常注重幫助孩子設立自己的目標,了解自己的優勢與需要努力的地方,這樣有助爸媽知道怎麼幫助孩子,當然更能激發孩子自動自發的精神,全心全意為自己的目標努力。

 

要做到這些,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爸爸或媽媽時常和孩子一對一的面談。

 

開學、期中與學期結束是三個定期面談的時間,另外也會視需要不定期的和孩子面談。

 

面談可以很正式,兩人面對面坐在桌子兩側,也可以在餐桌上邊聊邊吃,也可以在散步等休閒活動時進行。只要是在一個不受外界干擾的環境(其他孩子也要迴避,才能深入探討個別狀況),親子兩人可以靜心來專心好好談,一次1020分鐘,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我發現,孩子很喜歡和我們單獨面談,因為感覺特別受到爸媽重視,是難得可以獨佔爸媽的時間。

 

文章標籤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家自學這幾年,我都會在開學前跟老師聯絡信,告知他這學期必須互相配合的事項,因為老師開學時都會很忙,用口頭通知可能遺漏,寫信是比較好的方法。以下是這學期我寫給老師的開學信。因為兩位老師都已經合作了3個學期,大概都互相瞭解了,所以這次寫的比較簡略,括弧中是我的說明文字,並沒有寫在給老師的信上。

 

老師,您好,

 
這學期 J 每星期三會去學校上課,請老師幫忙以下事項:
 
 
1.要買國語、數學、自然的課本習作(因為星期三是上國語、數學、自然。選星期三主要是想在學校上自然課做實驗)
2.會回校參加期中期末考(在家自學不必一定要回校考試,但我們選擇回校考試,可以瞭解自己的能力,作為調整課程的根據)
3.星期三要吃營養午餐(不過後來被告知不能只吃一天,所以決定自己帶便當)
文章標籤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月份第一週是準備學校的期末考,考完就先放寒假了。

我們一起整理家裡,清理雜物,接著有兩天一夜的家庭旅遊,去台中科學博物館和921地震教育園區。然後是兩天的戲劇營(教會初級會的活動),三天的科學實驗(我自己找些鄰居與朋友相同年齡的孩子,一起來玩些科學實驗),去外婆家過年假一星期,最後,過年期間在家裡好好休息,我利用時間幫T做洗禮要穿的洋裝,當成8歲的生日禮物。(T將在3月受洗,這是我們家今年度的大事。)

 

因為上學期跟學校課程進度,比較有時間壓力,所以不像之前放寒暑假,都還可以繼續日常的學習,連我自己都想休息一陣子,先喘口氣。真佩服家裡有上學孩子的爸媽,我們是可以選擇的,偶爾一學期就這麼累,他們卻無法選擇,孩子每天上學,持續12年,他們到底是怎麼撐過來的?

 

本月學習內容

中英主題經文:尼腓二書323、尼腓一書120、教義和聖約1097

家庭研讀:教義和聖約~271

詩歌:收成歌、如果我用心聽、讀,思量,祈禱、Jesus wants me for a sunbeam

老子:1-1234

文章標籤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02-14 18.00.53.jpg

 

配合姊姊J今年的個人目標:要做一個有意見的人。所以教他在日記中,為自己的主張找出三個理由。

題目:媽媽應不應該出寒假作業給我?

J的主張:媽媽應該出寒假作業給我
因為
1.媽媽出的作業會學到東西,自己出的不會學到東西
2.如果沒有功課,就會很無聊
3.如果一整個寒假沒有功課,開學就會忘光

會寫這個題目,因為小孩抱怨寒假還要寫作業,媽媽就請他們找出三個理由,說明為什麼媽媽不應該在寒假出作業。

文章標籤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眼間2015就過去了。我們家庭的在家自學即將邁入第四年。

這個月我們完成了一項長達5年的功課:把論語唸完一遍。每個星期約200字左右的進度,其間休息中斷了好幾次,比起一般讀經班的進度,我們算是很慢的。但速度不是重點,沈浸在中國傳統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孩子的氣質,得到經典智慧的涵養,才是最大的收穫。

接下來,要開始讀老子。

這個月也差不多完成了學校這學期的功課進度,所以我們開始用均一教育平台預習下學期的數學課程,發現均一的介面越來越好用,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孩子破關得獎章玩得欲罷不能,短短三個星期,就已經快把下學期的進度完成一半。均一教育平台真是自學家庭的好幫手,我們的數學等於是完全交給它了。真希望能增加國小國語課程的內容,這樣媽媽就等於根本不用指定功課了。(我又在想辦法偷懶了~)

我一直擔心T在閱讀方面比較吃力,這學期因為開始不用天天上學,能自己運用的空白時間比較多,我鼓勵他至少每星期唸完一本橋樑書。因為有機會慢慢自己讀書,品嚐到讀書的快樂,T對閱讀的興趣大增,我發現他開始會自己拿書出來看字,不再只是看圖,閱讀量也不只一週一本了,讓我逐漸放下心來。12月開始,他嘗試看了第一本「字很多又很厚」的小說—愛麗斯夢遊仙境。幸虧書中有趣的內容,讓他捨不得放下來,慢慢翻慢慢讀,現在只剩下最後一章沒讀完了。

學習內容

背誦主題經文:教約76:22、尼腓3書28:40、教約97:7、歌羅西3:12-13、尼腓2書31:20

家庭研讀教義和聖約:208-242頁

詩歌:平安夜

文章標籤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年級寫作教學之前導組織-聽說讀寫教學之初探

周凱玲

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壹、緒論

     有意義的學習,只能產生於在學生已有充分的先備知識基礎上教他學習新的知識,因此,只有配合學生能力與經驗的教學,學生們才會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張春興,1996)。寫作教學自是不例外,葉聖陶(1980)曾明確指出,語文科就是從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下功夫,使學生受到訓練。讀即是用眼睛來聽,寫則是用筆來說;反過來,聽就是讀,用耳朵讀,說就是寫,用嘴巴來寫。所以現在的語文教學,要把聽、說、讀、寫這四個字連起來。聽和說為口頭語言,讀和寫為書面語言(林崇德,1995)。因此,「聽」、「說」為「讀」、「寫」的基礎。歐陽教、陳滿銘、李琪明(2000)則依據國內外語文與心理發展理論,將國語文的訊息處理分為「接收」與「表達」兩部分,「接收」包括「聽」與「讀」,「表達」包括「說」與「寫」。因此,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既能相對獨立,又相互促進。因而,要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則勢必需結合此四種能力。

    寫作之前須先訓練「聆聽」以吸收外來資訊加以理解內化;訓練「說話」以強化表達技巧與組織能力;訓練「閱讀」以學習如何觀察、選材、立意、構思、遣詞、造句;學會「認字、寫字與如何組合文句」,才能寫出通順的句子

    基於上述,研究者認為,要提升學童的寫作能力不僅僅是將寫作課程提早自低年級開始,更應在寫作教學之前,先培養基本聽說讀寫能力,使孩子做好下一階段學習寫作的準備。本研究欲探討在一年級寫作教學之前的聽說讀寫活動之教學內涵與教學方法,並設計出一套可行的聽說讀寫訓練活動,作為研究者自身或第一線教師之寫作教學參考。

貳、聽說讀寫教學探究

一、「聆聽」教學

    聽話是對知識的吸收,而說話是對思想的表達。人類的認知是由聽話開始,指導兒童聽話也就是學習的開始,再者,語言的開始是源於模仿,因此專心聽話可以加強說話的能力(羅秋昭,1999)。茲將聆聽教學的內涵、聽話教學策略與方法分述如下:

拂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