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姐姐做錯事被處罰時,他一臉不服氣,表現出:沒關係,這種處罰我才不在乎。(其實我知道他很在乎,只是裝成不在乎的樣子)
我當場嚴重警告她,說有空會跟他好好談這件事。這幾天,我一直在想,要找什麼機會…
今天下午,我和孩子聊天…
J(很得意):我好多同學都會因為成績不好被爸爸媽媽罵或打,可是媽媽都不會因為我成績不好打我罵我。
媽:因為學校成績是你自己的事,我也是會處罰你們,只是處罰的原因不一樣。
記得前幾天媽媽有處罰過你嗎?(終於找到適合時機談這件事了)
J想一想,說:有
前幾天,姐姐做錯事被處罰時,他一臉不服氣,表現出:沒關係,這種處罰我才不在乎。(其實我知道他很在乎,只是裝成不在乎的樣子)
我當場嚴重警告她,說有空會跟他好好談這件事。這幾天,我一直在想,要找什麼機會…
今天下午,我和孩子聊天…
J(很得意):我好多同學都會因為成績不好被爸爸媽媽罵或打,可是媽媽都不會因為我成績不好打我罵我。
媽:因為學校成績是你自己的事,我也是會處罰你們,只是處罰的原因不一樣。
記得前幾天媽媽有處罰過你嗎?(終於找到適合時機談這件事了)
J想一想,說:有
請先了解:教義中的「自由選擇權」(agency)不等於一般人所說的「選擇的自由」(Freedom of choice),也不等於「民主」。
最近網路上看到一些成員關於服貿抗爭與自由選擇權的文章,常把一般人所說的「選擇的自由」或「自由選擇」和教義中的「自由選擇權」混為一談,我覺得很憂心,這樣很容易會誤導別人。所以我試著在這裡把神賜給我們的「自由選擇權」說的更清楚。
_
再次請大家先深思:教義中的「自由選擇權」(agency)不等於一般人所說的「選擇的自由」(Freedom of choice),也不等於「民主」。這三者很類似,而且有部分是重疊的,但不完全相同。我希望成員在思考與引用時,能注意措辭,以免誤用與誤導。
我們談到「自由選擇權」(agency)時,常只著重在「有選擇的自由」,但教會所說的自由選擇權並非如此簡單。讓我們不要忘記,構成自由選擇權的四項要素:選擇的權力、對立、律法以及關於善與惡的知識。
1.選擇的權力:
天父賜給我們每個人為自己作選擇的權力,我們本來就擁有選擇的自由,黑箱作業的政府不會剝奪我們的這個權力,強渡關山的服貿也不會剝奪我們的選擇權力,佔據立法院強力訴求的學生也不會剝奪我們的權力,共產集權統治也不會剝奪我們的「選擇權」(這些狀況下,我們只能說被剝奪或限制了「選擇的自由」,但我們依然擁有自由選擇權)。唯有當我們自己屈服於撒旦誘惑時,選擇權才會受到「限制」,但還是沒有被「剝奪」,因為我們還是可以選擇悔改。無論在任何狀況下,我們都可以為自己作選擇。
「鞏固青年」第五頁:「無論所處環境如何,(你)都有能力選擇正義與快樂。」
2.對立:
對立不是指政府對學生、藍對綠、支持服貿或反對服貿這麼簡單,對立是指我們在作選擇時,在我們面前展開的不同方向兩條路。這兩條路會導致不同後果,我們都必須為所選擇的路帶來的後果負責。
3.律法:
4.關於善與惡的知識:
我家姊妹倆小時候常常打架吵架,到現在姊弟三人可以整天和樂融融地玩在一起,我不敢說自己有多厲害,可以把小孩教得兄友弟恭,老實說,一部份原因是孩子大了,自然知道不能動手,但在成長過程中,引導他們以天父教導的方式處理彼此紛爭,讓我受益良多。
學步兒到三歲左右的小孩間會打架,常和說話能力還沒發展好有關,之前我寫過關於學齡前共學團體中常見打人與被打問題的文章:
http://jtk123.pixnet.net/blog/post/160081766
孩子小時候,我處理他們紛爭就是依照上文所說的原則。現在他們長大了,我將多年來處理的心得整理成以下的三不四要一沒有:
三不:
1. 不太早介入
有跨越,才知道有障礙,有紛爭,才能學會彼此尊重。太早介入調停孩子之間的衝突,會讓孩子沒有機會自己學習如何處理衝突與紛爭。
2. 不作仲裁
我知道,無論我如何努力做到公平公開公正,我的兩個小孩絕不會在我做出判決後,異口同聲的說:「親愛的媽媽,您的處理實在太公平了。我一點意見也沒有。」所以,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號稱懶媽媽的我,絕對不作。
如果小孩來告狀,我會問小孩:「你覺得你可以做什麼來解決這問題?」引導他們去想,鼓勵他們去作。這樣可以減輕媽媽負擔,小孩自己也會越來越有能力自己面對問題。如果真的需要我幫助,我會問:「你需要媽媽幫你什麼忙?」我希望小孩能清楚說出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哭鬧得要媽媽去猜他要什麼。如果小孩能清楚說出他需要的幫助,通常他就已經能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了,我只需要在關鍵點出點力。
今天突然想到,我是很蒙祝福的,受洗不久(當時還沒懷老大)後就被召喚到初級會服務,一直等到老二快出生(如果沒記錯)將近7年的時間,我在自己小孩沒出生前,天父就安排我去學習怎麼教小孩。我受益良多。我真的要跟姊妹們見證:初級會裡有寶藏!好好研讀初級會的每本手冊、課本、參考資料,爸媽就會懂得如何用天父的方式教導小孩,大人會變成更好的爸媽,小孩也會變成更溫順謙卑的小孩。
我家小孩還小時,有段時間是用「看你們的小孩」這本初級會托兒班課本當家人家庭晚會與平日研讀經文的教材,非常好用
,連我自己都從裡面學到很多。真的證明:福音真理簡單到連小孩都懂,但深奧到大人還是要不斷學習。
我真的覺得後期聖徒家庭在沒有研讀完這些教會資料之前,用不著去追逐市面上流行的各種教養方式與理論,等到研讀完之後,再去看那些世人的教養方式與理論,就會擁有靈性理解力,知道如何去蕪存菁,不會被迷惑。
如果你沒有機會像我一樣的初級會服務,一樣可以在家中用這些課程資料教導自己小孩,初級會老師會很高興你家小孩都已經在家裡上過這些課程,等他們在初級會上課時,這些福音真理對他們就只是複習,而不是全新的知識了。這樣小孩會學到更多。
這篇文章是我好幾年前寫的,有提到應用教會課程資料在家教導小孩的使用方式,給大家參考。
http://jtk123.pixnet.net/blog/post/61640211-%E6%95%99%E9%A4%8A%E5%BF%83%E5%BE%97%E9%9B%9C%E8%A8%98
我喜歡在家自學,很多時候是跟我喜歡手作的原因是很像的。
為家人親手作的菜、揉的饅頭、打的毛衣、縫的衣服、釘的板凳,這些東西的確有時候比不上外頭用錢買來的好,但它的可貴,就是在他是「親手」作的。而且,通常只有獨一無二的一個。
通常這些作品都會得到別人的讚嘆:哇,你好厲害!
可是奇怪,當我們想「親手」教育自己的小孩,讓他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個人時,讚嘆聲卻少了很多,取而代之是許多質疑與否定。
「你不行啦!」
很多朋友知道我有三個小孩,還申請在家自學,都會問:你這樣能有時間教小孩喔?
其實,我是個懶媽媽,在當初申請自學時就有個很重要的體悟:在家自學就真的要做到「讓小孩在家自己學」,而不是「媽媽在家自己教」。
因為我知道,我自己絕對沒有這麼勤奮,可以做家事+煮三餐+照顧1Y、5Y、和7Y
的三個小孩+當國小老師。就算勤奮一兩天,之後一定就會休息很久,這樣一天捕魚,十天曬網的方式是絕對行不通的。
我從經文中學到「微小的事能促成偉大的事」,我決定,堅持每天作一點微小的事,不要想做太多,要不斷放棄「好」和「更好」的事物,全心追求「最好」的事物。
經過我不斷嘗試與修正,整理出以下幾個方式,實施這段時間以來,我發現孩子越來越能主動學習,自主管理自己的生活,節省很多我的力氣,學習效果也和有老師教差不多,我常感覺,這樣子學,和上學效果差不多,但不去學校卻賺到許多時間,真是划算。
J問我:媽媽,宗教和迷信有什麼不一樣?
哇,又是一個小孩的大哉問。(我想到是因為最近念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說到漢武帝的巫蠱案,其中父殺子的情節令他印象深刻,直說好恐怖)
我想一想,跟他說,感覺不一樣,但是說不太出來,我們查查字典看看。
字典上的解釋:
宗教:利用人類對宇宙與人生的神秘人生,所產生恐怖、奇異、希望等心理,構成勸善懲惡的教義,用以教化人群,使人信仰的就是宗教
迷信:不辨是非,一味盲從
我突然想到摩羅乃書7:16-17
因為看啊,基督的靈已賜給每一個人,使他們能分辨善惡,所以,我告訴你們判斷的方法。每一樣邀人為善,並勸人信基督的事物,都是藉基督的大能和恩賜差來的,所以你們可以完全知道那是屬於神的。
但是,任何勸人作惡,不信基督,否認祂,不服事神的事物,你們就可以完全知道那是屬於魔鬼的,因為魔鬼就是這樣做事的,他不勸任何人為善,不,不勸任何人,他的使者這樣,臣服於他的人也是這樣。
神的話真是厲害,直接解開小孩的疑惑。
開學了,這學期決定國語只用市政府教育局贈送的生字本寫生字,因為感覺課本內容真的太簡單、太平面了,激發不了孩子的興趣,所以省了買國語課本的錢。以讀經與閱讀課外書代替。聯絡簿則變成孩子跟爸爸溝通的日記,每天寫一句話,告訴爸爸今天發生的事,爸爸也會寫字或畫畫回應,這樣讓每天上班的爸爸也對自學有參與感,孩子每天起床後,也都會迫不及待的看爸爸在聯絡簿上寫了什麼。
數學還是用學校的數學課本與習作,因為感覺用的還蠻順的,懶惰的媽媽也懶得去找其他套的教材來比較,孩子用的高興就好。
其他科目就是靠隨緣遇到的課外書和順手拈來的生活經驗,沒有特別安排,我相信神會幫我做最好的安排。
英文持續將近一年的讀經,感覺孩子對英文的音韻有比較熟悉,但還是停留在似懂非懂的狀態,我想畢竟不是英語環境,英文的輸入太少,所以成效不彰,目前重點還是放在中文上,看來這件事是急不得的,想想為娘的也是國中才開始學英文,他們現在學已經算很早了。(自我安慰中)
這學期還是沒有參加任何自學團體,懶惰的媽媽懶得帶三個小孩跑來跑去,只想待在家裡好好做家事、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只有偶爾心血來潮會安排一些戶外教學。
又到了填寫自學申請書的季節,今年我家妹妹要成為小一新鮮人,在考慮是否讓他也申請在家自學時,我根據姊姊曾經去學校上過小一上學期以及目前在家自學一年多的經驗,列出了以下的優缺點作為參考依據,在此跟大家分享。
我必須先說明,以下所列的優缺點都是依照我家的狀況來評估,不見得適用每一個人。
上學的優點:
上學的缺點:
自學的優點: